在这个事实、数字可以像水一样自由流动的数据世界当中,学习发生了变化。
回想一下你上一次在谷歌/百度上搜索的信息,可能是一家附近星巴克的地址,或者是每日的头条新闻。
在这个时代,人们更倾向于记住某一信息在网上的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而不是记住该信息的确切内容。
所以,如果在网上查星巴克的地址,你更可能记住的是这家店的网站地址,而不是这家店的实际地址。
同理,如果想找某位明星的家乡在哪儿,你更容易记住维基百科上的页面,而不是他的家乡名字。
有研究认为:我们已经与计算机形成了共生关系,共存于广泛互联的系统当中,我们与其记住具体信息,还不如记住到哪里找到这些信息。
上面的研究结论有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尤其对于我们理解学习这件事来说。
首先,我们的大脑以及大脑各种奇妙的功能,处于有效学习的核心地位。
我们的大脑经常会把信息从大脑神经系统中卸载下来,临时存放在其他地方。
从这个意义上说,智能电话、iPad、笔记本电脑成了我们“延伸的大脑”。
最近的研究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发现:如果我们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给一幅画拍了照片,那我们记住这幅画的可能性会降低,因为我们的大脑会认为这幅画已经存放在数字设备上面了。
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提醒,它反映了数字时代的真相。
即:事实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已经大幅降低,事实真相的细节不再像以前那样有价值。
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重要的不是数据本身,而是我们如何利用数据更好地思考。
确切地说,是我们如何能够更有效地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如何更精准地抓住复杂问题的关键点,以及哪些时候需要用大脑记忆信息,而哪些时候需要把信息存储到电脑上。
如果往回倒溯几十年前,或者生活在冰河时代末期,情况显然不会这样。
我们曾一度陷入数据崇拜。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这些数据只能在稀有的手写书稿中找到。
而印刷机发明以后,我们也只有在那些日益褪色的书籍中才能找到这些数据。
我们很多人小时候家庭作业写过的小论文,通常意味着需要花费几个小时在图书馆眯着眼睛一点一点地翻看著作。
要想成为学霸,则需要反复翻看大量资料,以及记忆详细日期、方程式等。
目前,这种学习方法仍然是许多大专院校、培训机构所采用的学习方法,即反复翻看那些大部头的教科书。
甚至现在广泛采用的小学课本还是专注于低级思维方式,即只重视死记硬背和理解推导过程。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比电还便宜。
在谷歌上,我们只需要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就可以检索出蛋白质与血浆的结合方式。
更进一步说,在任何的专业门类中,“精通”的内涵也在不断演化。
所谓的专业技能的生命周期变得更为短暂。
因为,我们熟知的一些惯例已经过时,这一变化趋势既改变了我们需要获取知识的类别,也改变了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
为了有所作为,我们需要设计出更为简化的流程,让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懂得如何学习,进而迅速掌握能够付诸实践的实用知识与技能。
我们不妨简单概括一下:事实仍然至关重要,知识仍然是学习的坚实基础,记忆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手段。
你已经掌握的知识也仍然是你下一步所学知识的最佳参考,因为,精通某一专业要求首先对基础知识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不同的是,知道这些事实只是个开头。
当人们打定主意学习某项专业技能的时候,还需要了解其中的关系,比如,弄清楚因果关系,看懂类比与相似。
最终,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对某一事实或者观念的思维方式。
换句话说,我们所谓的学习,就是指学习一整套的思维方式。
如果要学习微观经济学,我们就要学习如何以微观经济学思考问题。
如果要学习编织,我们就要学习编织能手如何思考。
如果想学潜水,我们就应该学学世界级潜水员的推理思考的方式。
这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在很多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学习的过程可以看作是理解一套有机结合的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的过程。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在一个事实、数字可以像水一样自由流动的数据世界当中,当汽车都能够自动驾驶的时候,我们必须快速高效地掌握专业技能。
学会“如何学习”,将是专家们所说的“终极生存技能”,这是现代社会超越其他一切技能的关键能力。
因为一旦学会了如何学习,你就可以学习任何事物。
对一个社会而言,我们需要更丰富的教育形态,使信息和知识能够共同作用,并培养出具有现实意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