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和合 唤醒自心
——无锡灵山大佛之散记
佛是山的故事,灵山因有大佛而显其灵性和内涵;心是人的故事,人因有其信仰而明确了行为的方向;当人心和梵音相共鸣时,觉醒本性,唤醒自心;当行为与佛法相融时,寄妙趣于法外,得真意于心中。也许这就是因缘,也许这就是佛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这既是我向往灵山大佛的初衷,也是我礼拜灵山大佛后的感悟……
一、缘起
灵山大佛,位于无锡马山秦履峰南侧的小灵山,南傍太湖,故称太湖之明珠。对于我这个深居山里的人来讲,是那么的陌生,又是那么的遥远。而让我真正对灵山大佛产生起兴趣的,则是从一首诗开始。
曾记得,在阅读赵朴初老先生的诗文时,无意之间,读到了题为《灵山大佛》之诗句:
湖光万顷净琉璃,返照灵山正遍知。
身与云齐施法雨,目垂诲众示深慈。
从兹圣迹留无锡,随顺群情遇盛时。
喜见朋友师子国,和平世界共心期。
诗中,“身与云齐施法雨,目垂诲众示深慈。”深深打动了我的内心,并勾起了无限的遐想。尤其是对“灵山”这个名称和“大佛”这个概念倍感兴趣。
“灵山”,我过去只是在经书中看到过,应该是指中印度摩羯陀国的灵鹫山,简称灵山。是佛陀说法之地。也就是常说的“灵山法会”。而无锡的灵山与印度的灵鹫山有何关系呢?如果没有关系,又何称其灵山呢?看来,其中必有什么因缘。
“大佛”,往往是就佛像之规模而言。我之所以兴趣很浓,缘在于我就生长在乐山大佛之脚下,对“大佛”二字,独有情钟。虽然,灵山大佛是释迦牟尼佛,而乐山大佛是弥勒佛,一个是当代佛,一个是未来佛。冥冥之中,就如同一个磁场,一极是现代,一极是未来,散发着让人留连盘桓的磁力,我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着过去、现在、未来……我猜想:这就是一个“缘”吧。
也许是佛的召唤,也许是内心的渴望,机缘巧合,因缘具足,今年二月,我竟然没有计划,没有攻略,说走就走,向着心的方向……
二、 结缘
灵山,我来了!
有人喜欢把旅游说成流浪,而我却喜欢把“流浪”当成一种心灵的释放,让灵魂得到安宁,既便是一刹那,既便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也有人喜欢把目的地称之为驿站,在这里,信仰的驿站和旅者的驿站重叠起来,佛是山的故事,心是人的故事,或许,我的故事就应该从这里开始。
灵山胜境是由小灵山、祥符禅寺、灵山大佛所组成,被人们概况为:一山、一寺、一佛。来往之间,一座座壮观的大殿,化着上界片片归宿,一支支燃不完的香蜡,点明浮燥的灵魂,一个个数不清的膜拜,变成宁静的音符……虽短短几里路,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驱车到灵山脚下,抬头相望,三山环抱,灵山大佛巍然屹立,气势雄伟壮观。山、佛、寺浑然一体,真不愧为佛教圣地。在导游的帮助下,我一路上的迷惑,逐渐清晰。“灵山”之名,将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代。相传,玄奘法师西天取经归来,游历东南,来到现在的小灵山,大为赞赏,言:“无殊西竺同灵鹫之胜地也”,故起名为“小灵山”。并嘱大弟子在这里建灵山庵,即现在祥符禅寺的前身。佛从西来,刹那即永恒,果然这里的灵山与印度灵鹫山一脉相连,与佛祖有缘呀。这是佛陀洒下的一片云霞,落到太湖就粼粼波光,这是佛手播下的一粒种子,在小灵山清新翠绿。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传佛祖之灯,续“灵鹫”之道,自然有着不同的灵性。仅小灵山之地形,就令人惊叹不已。三山环抱,背依灵山,左挽青龙(山),右牵白虎(山),青龙蜿蜒,白虎驯俯。这是风水学中最典型的“将军大座形”,俗称“太师椅”地形,视为风水宝地。而祥符禅寺则正位于“龙穴”之处。所谓“龙穴”,就是万物精华的“气”的凝结点,福地也。即“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玄奘法师便是这“点穴”之人,而灵山大佛就屹立在寺之后山。真是天造之作,妙不可言。
久久相望,片刻顿悟,一种道不明的心情油然而生。是喧嚣之后的宁静,是繁华之后的空寂,还是躁动之后的一剂良方……唤醒着本性的归位,照耀着原始的慧根。
三、随缘
随缘不强求,顺其心而游。
灵山胜境不仅是一个旅游之地,更多的是佛法传道之处。法理冥冥无形中,禅趣寂寂云水间。主轴线从照壁——五智门——菩提大道——九龙灌浴——降魔铜浮雕——祥符禅寺——灵山大佛。修持之觉路,莺送芳萦;空灵之禅房,荷开碧空。聚三界众生,佛度彼岸遍娑婆。
过照壁,越佛足坛,眼前一座设计独特,雕刻精美的牌门,人称“五智门”,又名“智慧之门”。也就是说,过此门经菩提大道,方能领悟佛法之智慧和哲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修行者毕生都没有渗透的佛理,经这门就能“顿悟”?我不敢相信,但似乎又不能不相信,因缘和合,自在心中。牌门上刻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组大字,即佛教之“六度”。通俗的说就是学佛之人达到佛法大智慧的六种行为准则。我想,每一组文字,都会让我修行一生的。
菩提大道,菩提树夹道而行,幻想太多,巍巍树木,尽是法身,郁郁繁枝,无非般若。谁都知道佛陀在菩提树下得道。菩提,已是一种升华了的标志,一种繁殖不朽的图腾,一种永恒的化身……不知是树因佛而扬名,还是佛因树而兴盛。没有开悟的心,注定和它无缘,只能在见境思境中徘徊。也许只有明心见性者才能闻到梵花芬芳,也许只有自觉自悟者才能知其圆正佛果,就像佛陀成道,人天欢喜。
一曲《佛之诞》,“九龙灌浴,花开吉祥。”用形象的方式重现佛经中佛祖诞生之时的祥瑞异相,生动而有趣。莲花六瓣绽开,太子冉冉升起,九龙灌浴,雨露飘香,润之于善男信女,呼声四起,无不虔诚礼拜。我心里忽然荡起了佛祖那一句“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移步是景,处处皆修行。过降魔铜浮雕,便到了著名的祥符禅寺。整个寺院,规模不大,风格古色古香,并带几分朴实、简洁。低调的让我怀疑这就是始建于唐代的“灵山庵”?曾有诗句道:“白昼重门寂,苍苔古殿深。老僧香火罢,松柏夜森森。”(宋张尧同《水陆院》)廖廖几笔,将宋时祥符禅寺的宏大规模跃然纸上。然而,空门之庄严,净土之妙相,岂能是“物”相可以论之。有道是:花开花落,尽羡凡圣双影,春去秋来,难留禅缘一瞬。入寺,大殿数重,蟠龙藻井,彻法源底。一种宁静中的张力,一种心灵间的图腾。晨钟暮鼓,梵音回荡;佛烟若水,弥漫我身。虔诚,经络如血;透明,心明似镜。心融佛烟,渐渐地升华;魂涌梵音,寂寂地植之经文。瞬间的跪伏,魂似恒永。在肃穆庄严诸神的脚下,总是那道不明的膜拜。
在离寺之际,想起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曾记得,08年汶川地震,四川绵竹吉祥寺几乎夷为平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祥符禅寺与灵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发愿援助重建。投资几千万元,历时两年,吉祥寺在废墟中昂然树立。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发慈悲心,行菩提道。
四、佛缘
灵山大佛,为释迦摩尼立佛像,总高88米。右手指天,称“施无畏印”,为众生除去痛芳;左手指地,称“与愿印”,保佑众生平安快乐。真是宏伟庄严,旷世之作。此时,导游像背书一样地介绍:灵山大佛比乐山大佛还要高17米,青铜焊接而成,用铜量达700多吨……说实话,我心里有一丝不快,不是说比乐山大佛怎样,而是可以将佛像用来比高低吗?这能比吗?有背于佛之本意。常言道:“泥佛不渡河,金佛不渡炉。木佛不渡火,真佛内里坐。”岂能将佛像如此世俗化呢。当然,人世百态,各有各的说法,全凭自己的造化,以及对佛法的领悟了。
仰望大佛,雄伟、太虚、神秘,震憾心底的灵魂。
祥云飘升,雾霭尽散,尽显普照之德。佛祖慈颜,身体匀称,衣饰褶纹,明快流畅,飘逸灵动,充满动感。尤其是大佛双睡视,双眉半弯,笑中带智,慈目微闭,欲语先闻。不论靠近或走远,似乎都在大佛眼神的关切之中,并且随着人的靠近或远离,眼睛仿佛在微微开合,靠的愈近,眼睛就睁得愈开,嘴带微笑,仿佛有诸多嘱咐,使人倍感亲切。
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去染成净,觉悟人生。请三支檀香,敬于大佛。“佛前一顷檀香,心中三世牵挂。”很早就有人这样告诉我了。这不只是关乎于信仰,还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属于人心中的力量。不管信不信反正我信。正所谓:心香一瓣,遍满十方。我信,我跪了。心无杂念地俯身,跪下,低头,一连三次。待我完成仪式后,却发现自己刚才完全忘了许愿,整个情绪在这神圣的大佛前面得到净化。难道,我求佛是为了向佛索求?我为自己的想法感到惊慌和不安。求佛不能向佛索取什么。求佛只能是为了拜佛,为了点燃自己的心香。佛就在自心,放下,可以心静矣!也就是说,生命的真谛是宁静,是清净。静静的享受生命,静静的享受宁静。山,水,草,木,石,无一处不有禅;心中清净,则可以生无穷般若。般若者,大智慧,大圆满,大自在!
那么多人来求佛,我想我是明白了,有些人来,其实是来领受那种远离城市喧嚣寻求片刻宁静的。就像我。求得心灵的一种宁静。
佛之面前还是少想点,随石阶而上吧。登云大道一共218级,共分七个平台,正好符合俗语“救得一生灵,胜造七级浮屠”。据说,大佛是按赵朴初老先生 "五方五佛"之意而建。我暗想,五方五佛不是指:中央毗卢遮那佛、东方阿从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成就佛。我又错了。赵老对"五方五佛"有全新的演绎,按建造年代的先后,是指北方的云岗大佛,中原的龙门大佛,西方的乐山大佛,南方的香港天坛大佛,东方的灵山大佛。哦,明白了,原来是中国的"五方五佛"。
终于,到达大佛座前的大平台。坐在大佛脚下,心里好踏实,好纯净。在这里,重新找回了我舍弃很久的自己,拾回了一颗宁静的心。翘首瞻仰:大佛百福庄严,万德圆满,流露大慈大悲神情,体现与乐拔苦胸怀。放眼太湖,万顷碧波连天际;极目群山,千仞奇峰竞风姿;俯视原野,远树近村,绿地芳草……一览无遗。
五、禅缘
也许人们会选择瑰丽璀璨的梵宫,也许人们会选择藏式风格的五印坛城,而我却选择了充满禅趣的灵山精舍。
精舍位于梵宫东畔,粉墙黛瓦,隐藏在山水丛林中。清水寂寂,树木掩道;细竹篱笆、石灯伫立,就是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也不过如此,一种“以静为雅”的闲隐之趣。建筑规模不大,围绕着中央露天庭院,呈“回”字形结构。多数采用纯洁、肃穆的实木、青砖等,表现出古朴自然,淡雅寂静的效果。我猜想,这大概是当时设计师“佛要精装,心要简装。”的基调。
一入大堂,木质带风化感的条形格栅顶,透进淡淡的阳光,充满着空与灵的禅意;竹制的大吊灯刻着密布的经文,有回归自然无我的感觉;透过细密的竹帘,目光穿越到后院的枯山水,给人许多参悟的想象空间;还有淡黄色“禅”字的竹灯笼,有玄机无限的旧经书,有怀旧沧桑感的前台,以“静、简”为主要基调的摆件……一句话,佛性使精舍充满神圣;禅意使精舍更加寂静。每当人们走进精舍,那怕是走错门的人,顿时自己心会宁静下来,会感到这禅的气息,染一身禅的芬芳,带走一缕禅的霞光。
什么是禅?初闻甚玄。《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言:“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也有人说:宁静的心,质朴无瑕,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其实,凡是对佛教有点认识的人都知道,禅是不能讲的,一说即不中,禅的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与思维言说的层次不同的。
在精舍禅修比在庙里禅修更加轻松、自由。这里,没有深奥的理论;没有太多的约束;有的只是充足的空间;有的只是太多的时间;有的只是闲淡清虚……看看云,赏赏花;品品茶,吃吃素斋;抄抄经,打打坐……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一切都如此自然和谐地发生,包括我的心。让自己奔波的脚停下来,好让自己的灵魂赶上自己。
让我难忘是那夜打坐的体验。常言道:论禅易,坐禅难。我按照“七支坐法”,守候着一盏清灯,盘坐于枯山水旁,双足跏坐,背脊竖直,手结法界定印……口念佛号,字字念清,声声唤醒自心;句句入耳,渐渐妄心自息。觉醒本性,心源空寂。六尘万缘一概放下,过去未来一概不想。无烦无恼,无是无非,无人无我,那种意境真是妙不可言。难道这就是:久坐有禅,观而得空。
明白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禅者心也,即平常心也!心中有尘,尘本是心,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尘亦无心。什么功名利禄,什么忧苦悲伤,什么愉快欢乐……均为空、空。我空,你空,人空,心空……一切尽是镜中花,一切尽是水中月,惋如一场梦而已。
禅,一种智慧;禅,一种心境。参禅悟道,明心见性。心中有禅,看云,云亦禅;赏花,花亦禅;品茶,茶亦禅;吃饭,饭亦禅;抄经,经亦禅;打坐,坐亦禅……时时处处莫非禅也。
终于,在灵山精舍,我领悟到“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的禅境哲学!乘兴吟诗一首:
不谈四壁满经书,一佛初瞻几梦乎?
朵朵花开香馥郁,声声钟响醒糊涂。
坐禅定悟心何在,出世怀空道不孤。
物与我身皆幻影,终于明白有和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