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走近蒲松龄

走近蒲松龄

作者: duqiangdei | 来源:发表于2023-10-24 19:43 被阅读0次

蒲家庄,蒲松龄的故乡,位于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

从淄川区所在地淄城镇向东爬上平缓的杜坡山,就到了蒲家庄。这个有点古色古香的小村庄,留下蒲老先生的许许多多气息和痕迹,看着那青砖白灰所砌的东西北门,依稀看到蒲老先生求学问,讨生活那忙碌而又时运不济的身影。

第一次来到这里时,在周边现代化气息包裹的蒲家庄,仍然感觉到一种历史赋予的沉重和岁月的沧桑,村子中青石小路和古槐树,诉说着先生的坎坷和不屈,仿佛跨越到300多年前,聆听到蒲老先生的吟诗赋文,那个经受多磨多难而又坚韧不拔的文坛巨匠灵动的灵魂与我不期而遇。

之所以有如此的感觉,是因为在这块他生命原点的地方,我体会到老先生所径历的磨难、不幸、艰难和不屈,那些他一生中,最丰富多彩、最起伏跌宕的人生,早就刻在了这片土地上,埋在了这块沃土上生活的人们的心中。

穿行在那三百年前的青石小道上,徘徊在古槐树的树萌中,体会着那一缕的不甘和抗争,那每一个鬼怪狐仙的故事中,都有一个追求真善美的灵魂

站在这柳泉那一方水井旁,对,就是这口叫柳泉的井口边,穿过岁月的尘埃,我看到松龄先生在柳泉的树荫下,摆着茶滩,不断招呼那些干渴的路人,在清凉的树荫中,在蒲扇的微风里,路人口中的奇闻逸事,就象一点一点的萤光,汇聚在先生的脑海,赋予了灵动的内涵,形成了一束影响文坛历史的强光,《聊斋志异》这束光将单调的文坛变得熠熠发光。

“此后还期俱努力,聊斋且莫竞谈空。”这是朋友对他的劝说。

为了聊斋,让他在科举之路上屡战屡败,一生没有完成他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

蒲家庄,这个塑造了蒲松龄的家乡,这个让他二分之一的时光在这里度过的地方,在他后来命运多舛,穷困潦倒的日子里,是否他的妻子刘氏陪伴着他,是否那些鬼怪狐仙支持着他,是否那个出生时父亲梦中的化缘和尚冥冥之中点化着他。

建筑会变,但是这里的山水是不变的。

当你走在他当年走过的路,听他当年听过的风,看见他当年看过的山河人家。在这个历史的现场,他或许从未离开。

他在遇到和我们一样的人生困境时,做出的选择,或许,能给迷茫的我们带来一丝的安慰。

站在天雨地水边,聆听着雨水的叮咚,看到了淄衣老翁,孤单地站在桌边,望着如线的雨丝,轻吟着: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秋风秋雨特别凉,秋风秋雨也持别愁怆。

这一切的一切,只有你站的足够近,站在蒲家庄那青石铺成的小巷中,看的足够远,穿过300余年的岁月时空,才能离中国小说史上,那个开历史先河的灵魂近一点。他不在这里,但你知道,他就在这里。

相关文章

  • 走近蒲松龄

    这就是淄川蒲家庄,蒲松龄的故乡。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里所拍摄的蒲家庄的西门,从此门向西一千米,就是淄川区所在地。 ...

  • 走近蒲松龄 享受文学美

    上了几十年学,读了几百乃至上千篇课文,对我影响最大,让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华罗庚的一篇统筹方法,深入浅出,善用...

  • 壹《谈狐说鬼的聊斋志异》1 2021-01-28

    阅读内容:【蒲松龄的人生三苦】 阅读笔记: 【蒲松龄的人生三苦】 首先是蒲松龄在生活中的困苦。 蒲松龄为了养家糊口...

  • 蒲松龄

    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 蒲松龄

    长街亭,烟花绽,我挑灯回看。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 月如梭,红尘辗,你把琴再叹。 流年逝,韶光暗,我断弦扼...

  • 蒲松龄

    蒲松龄出生于明末清初一户日渐败落的地主家。但他一剩每逢科考必落榜。18岁娶了乡村秀才刘季调的次女刘氏。在嫌贫爱富的...

  • 蒲松龄

    十里长亭霜满天,青丝华发度何年 今生无悔今生错,来世有缘来世迁

  • 蒲松龄

    《咏清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蒲松龄》 沈子刚 秀才三试皆头名,落榜举人补贡生。 编鬼写妖因果报,谈狐说怪一鸣惊。 教书...

  • 失去了功名,却成就了自己

    蒲松龄

  • 左笔习字

    蒲松龄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近蒲松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bs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