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题如何来?

课题如何来?

作者: 兔子老鼠马 | 来源:发表于2022-10-16 23:49 被阅读0次
    1、梳理教学困惑, 提炼出问题,聚焦并把问题转化为可研究的课题。请对课题命名,写出问题聚焦和课题命名的过程。

    听了胡特《如何选题》的讲座,感觉时间飞快,虽然没有像往常一样用思维导图做笔记,但我觉得收获满满。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把教学困惑变成问题,把问题变成研究的方向,形成课题”。

    所以我的课题不是从课题目录中寻找的,而是从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因为我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需要把什么理论通过验证积累实践,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某个理论。

    回想我今年立的新乡市课题《巴林特小组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虽然不是来自于教学中的直接困惑,但却是一个让我心心念念的主题,是我为了自我成长和教师的自我成长探路,也可理解为另外一种类型的困惑吧!

    第一次知道这个词来自于两年前参加在柴美静老师的中国心理学会的团体督导,得知她所在的机构开展了巴林特小组,就感觉这是个很好地提升咨询师技能的工具,应该属于团体心理辅导的范畴,值得亲自体验一下。

    首先这个名字很吸引眼球,似乎是一个比较高端的东西,而我对这种对我来说全新的概念又比较感兴趣,所以就对它的效果和流程产生了兴趣。

    其次是我参加了一个网上的研究培训,通过知网免费账号,搜到了很多和巴林特小组相关的研究素材,看到它虽然起源于解决医患关系,但它仍属于团体辅导形式,是可以运用到职业培训,心理咨询师的成长和学校的教师成长中的。

    因为这个课题是我自己感兴趣的,又经历了一年立项失败的打击,反而让我越挫越勇,带着为什么会没有立项成功的困惑,带着亲自实践来验证效果的好奇,誓将这个课题做下去,而且要做出点实际成果。因为我有十几年团体心理辅导的经验,也带过体验式的工作坊,自己有多个市级课题主持人获一等奖的经历,而且有点不服输的劲头,所以我对这个课题是信心满满的,加上加入了新网师的中小学课题研究课程,听了两次讲座之后,让我有如虎添翼的感觉!

      课题之前的名字是《巴林特小组在初中教师成长中的作用的研究》,但由于加入了几个高中教师,后来变更为《巴林特小组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因为除了班主任的实践,我们还将对老师进行尝试,最后还会选择一部分家长参加,甚至会在心理社团里选择一部分学生进行尝试,看一看巴林特小组在不同群体中的作用,是否能够通过营造安全、自由、受保护的空间,通过一定的规则和固定的流程,在主持人的带领下,通过讲述、感受,促进问题的解决,增强参与者的自我效能感。名称的最后确定,虽然有点不太具体,但可实验的范围有所扩大,对于实验结果更加有利。

    2、分析上述课题中的关键词,通过查阅文献,整理出本课题的核心概念。

    (1)本课题中的关键词是巴林特小组,改善关系,解决问题,客体关系

    (2)核心概念:巴林特小组

    巴林特小组由迈克·巴林特于1949年创建,开始主要用于医生的团体训练,目的是通过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效果,它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医生即是药”,基本思路是:病人不仅对药物本身有反应,并且对医生这个人,以及医生带来的人际氛围有反应,所以良性的医患关系对治疗效果有明显意义。

    后来发现,巴林特小组用于改进师生关系更加有效,由于教育本质上是人和人的关系,因此师生关系对教育效果的影响比医患关系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要大得多,而且影响更加深远,即:学生对老师这个人(对于学生的态度和接纳程度)的反应比对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艺术本身的反应要大得多,也就是“亲其师,信其道”。在巴林特小组中,老师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生的需要和感受,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自己的感受,不断调整思路和方法,让教育教学效果达到最好。这两种机会,对于教育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巴林特小组建基于现代精神分析理论,通过关注感受、客体关系,资源取向和优势视角,看到人的潜意识,从而达到改变自己,从而改善关系的目的,有成熟的操作模式。一般每次活动1-2小时,每两周或每月召开一次。整个过程有严格的程序和时间规定,所有人讨论在这个故事中起作用的因素和可以改变的方面,全程聚焦于彼此互动的深层心理动力,通过共情和倾听,帮助教师之间或者师生建立良好的链接,从而能够给予讲述的教师以启发,帮助他有效应对这个令他困惑的问题。巴林特小组发挥效果的原因是能够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受保护的环境(巴林特中称为“金鱼缸”),按照一定的程序,讲述、倾听和反馈,不仅使得报告案例者获益,其他所有成员也会被触动,在反思中有所收获,增加应对事情的方法和能力,也促进彼此的沟通和群策群力解决问题。

    (3)参考文献:

    [1](德)Heide Otten著,曹锦亚 魏镜译:《职业化关系:巴林特小组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5年。

    [2](德)海德.奥登原著,魏镜主审,史丽丽主译:《带领巴林特小组指南》,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21年。

    [3]刘海洪编著:《巴林特小组入门和案例》,中南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21年。

    [4]李东晓 简宇涵 李静著:《巴林特小组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智慧健康》 2019(29)。

    [5]赵建平著:《巴林特小组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2)。

    [6]赵建平著:《巴林特小组的理论与实践》,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其中的四个是我已经购买并正在研读的,本领域所能搜到的所有书籍,是我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其他两个是在知网查找的论文,相关的论文还有几篇,此处没有一一列出。这些论文都是在各自领域所作的实践的总结,对于我的课题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是我进行实践的宝贵参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题如何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er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