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打着爱的幌子,做着伤害孩子的事情

打着爱的幌子,做着伤害孩子的事情

作者: 扑楞扑楞的鸟 | 来源:发表于2022-03-02 22:51 被阅读0次

教育,永远都不是单方面问题,是父母的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下,赋予的孩子健康的灵魂。

每每看到伤害孩子的事情,内心都会久久不能平静。

今天刷新闻,看到一个视频:

一位三四岁的小女孩偷拿了超市的东西,父亲厉声指责后,拉着小女孩去还偷的东西。小女孩一边哭一边道歉,围观的人不止几个。

教育孩子不能偷拿东西是对的,但做法是不是欠妥呢?

三四岁的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也是爱面子的,我想众目睽睽之下发生这样一幕,会给孩子内心造成很大的伤害。

如果一个孩子,能时常从父母那里得到关爱,能时常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能时常从父母那里得到积极的反馈,不应该会偷拿东西的。

前两天,看到这样一个视频:

一位爸爸带着儿子(像是小学生),两个人跪在人来人往的路口,另外爸爸还一直朝向儿子骂到:你老是说谎,偷拿钱,已经被妈妈从家里赶出来两次了,我也是没办法了。

从视频里可以看到,有人站在那看,有人匆匆从面前走过,孩子一直低着头。

我想孩子内心是非常崩溃的,一位小学生,有那么多的同学、老师和校友。第二天这件事就会传遍半个学校。

孩子的自尊心被践踏的体无完肤,孩子的缺点被彻底暴晒在众目睽睽之下。

孩子接下来在学校,别人会怎么看他?老师会贴上什么标签?会不会被同学当笑话嘲笑?

可能这位家长实在是没辙了,才采取这样的做法。但是只图一时之快,不考虑后果的做法,教育目的往往效果甚微或者相反。

还是那句话,孩子出了问题,一定要先找原因,及时沟通,多倾听孩子这样做的目的,再用妥帖的方式教育。

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前提一定要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为前提。

好的教育绝不是简单粗暴的,好的教育应该包含对孩子的爱在内的,并且具有包容性和 同理心的。

对于孩子的小问题,可以通过同理心的演绎,换位思考,正面强化,故事情节等做法,使教育润物细无声。

所谓的屡教不改,都是由种子慢慢萌芽而长大的。

教育不是吼叫、责骂、殴打、惩罚,而是孩子怎么样从你这里看到关怀,感受爱,得到信任和满足感。

教育不是一把火,而是一杯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着爱的幌子,做着伤害孩子的事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gu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