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人名,需用心。”这是《优秀是教出来的》提到的第33个教育细节。
文章的开篇先举了个案例:作者罗恩·克拉克先生所带的班级部分学生被邀请参观白宫,克林顿总统夫妇花了很长时间,和每一个学生及其家长握了手。离开的时候,克林顿夫人和同学们一一道别,并随口叫出每个人的姓名。当第二年,作者带另一批学生参观白宫时,再次和克林顿夫人谈话,她不但又很快记住了所有孩子的名字,而且还问起以前那些学生现在在做什么,她问的时候居然是指名道姓地问。
作者惊叹于克林顿夫人的记人名的这个细节,同时他还发现当克林顿夫人被介绍给某人的时候,她通常会先回答些问题,在谈话要结束的时候再重复一遍他们的名字,这种重复有助于她记住别人的名字。
于是,作者也开始训练学生迅速记人名,并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去某个地方旅游或参观,记住人名总会给他和和学生们带来以外的惊喜。
回想起我工作的第一年,我担任四个班的历史课,每个班大约有60人,大概一周的时间,这二百多学生的名字基本都印在我的大脑中了。
工作第二年与第一年相比,记名字的速度明显迟钝。
工作第三年,我担任了班主任,不到三天几乎记住全班学生。
之后,几乎每年都是教三个班,每个班最多记住20个学生。
去年接高三2班不久,学生因为疫情回家上网课,等今年2月份回校,对于部分学生的名字和本人,我竟然对不上号。一直到毕业,我偶尔还会喊错几个学生的名字。
今年接高三13班,由于大部分学生外出集训,我也只能记住在教室正常上课几个人。对于校外集训学习小组上传的视频,如果不完全露脸或者不备注真实姓名,我仍然不知道是谁。有时候看到有校外集训学生家长的信息,我都会努力的想:这是我们班的学生吗?
可见,自己有多么的粗心大意,如果现在能记住学生的名字和面貌,也许交流起来更方便,至少学生返校时,我们都能很快融入这个班集体。
人是环境的产物,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能迅速记住周围人的名字,也会很快融入和谐的周边环境,带来不同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