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自由之路》共读,作者:李笑来
相信很多人尤其是做父母的或者是老人都会毫不犹豫的回答:那当然,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多学习,静下心来多看书,多长见识,不要把钱呀什么的天天惦记着。
关于这一点,李笑来的思考方式是不要坐在那儿空想,我们接着来做一下二分法的分析。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67809/7613f36b02c048e0.jpg)
这里的起点就是在我们人生的起点,年轻的时候,这里的终点就是在我们年老的时候。按照这种二维两分法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到有4种人。
一种是在起点在乎金钱,在终点也在乎金钱。如果他们在起点的时候就在乎金钱,他们必然会为了追求更多的金钱而天天琢磨,花心思去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奋斗,那么到终点的时候,更大的概率他们能比其他人更早或者是积累更多的财富。这个时候他其实在不在乎金钱都无所谓了,因为他手头的财富已经足够他及他的家庭过上富足的生活了。
一种是起点不在乎金钱,在终点也不在乎金钱的人。这种人他必然追求的不是在于财富或者物质方面的东西。相信这种人也只是占比较小的比例,因为更多的人会在年老的时候,发现养老,子女教育,医疗各方面都需要足够的财富来支持,才能老有所养。
一种是起点不在乎金钱,而在终点在乎金钱的人。想想看是不是绝大部分人都这样?刚开始尤其是年轻的时候肆意生活,到年老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要为生活的困顿所困扰。
另外一种是起点在乎金钱,到终点不在乎金钱。这种人跟第1种有点相似,到终点的时候他已经不需要在乎金钱了。
经过这样的二分法的分析,其实我们能看出来,那些认真对待金钱的人,获得金钱的能力更强。那些总觉得我还年轻,未来我还有很多时间和机会来挣钱的人,往往遇到所谓的“中年危机”时才感叹韶华不再,上有老下有小经济压力太大。殊不知那些危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这个分析并不是说年轻人就要钻到钱眼里去了,我们越年轻越应该有理想,有抱负,讲情怀,讲格局。这与琢磨怎么去获得更多财富并不冲突。相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财富越多的时候,反而更有实力去谈理想实现情怀。
所以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财富这两个字,不要认为金钱就与罪恶、剥削等负面标签挂钩。“财富自由”是我们从很年轻起就应该树立的目标和方向,并且一路上孜孜不倦的去寻找实现它的解决路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