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经常会听到或者不由自主说出来的一句话:
有钱了不起啊?
这句话乍一听感觉没什么——别人也是这么说的呀。
如果这句话有不对的地方,错在哪里呢?
绝大多数人在说这话的时候,实际上要表达的意思很可能是:“虽然你有钱,可是你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或者是:“我并不会因为你有钱,就觉得你有什么了不起。”
虽然没什么不对的地方,笑来老师的观点是,过于含混的表达其实常常会反过来塑造自我理解。
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内嵌着一个“自我保护机制”,它以各式各样的方式尽量去保证自己不会产生“心理崩溃”。
02
有钱好像确实没什么了不起,但真的是这样吗?
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个可以让自己“足够心安”的解释。当我们没钱的时候,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就会跳出来,尝试着给我们找出另外一个能让我们心安,不至于使我们崩溃的解释,一个角度不行,就换个角度,不行就再换,直到找到为止。
比如“有钱不一定幸福”,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个可以让自己“足够心安”的解释。我们常常听到的“男人有钱了就会变坏”也是这种——事实上,确实有钱也不一定觉得幸福,所以,你有钱没钱都不一定幸福,于是,“有钱”不是优势,“没钱”也不是优势,最终的结果是,“没钱”依然是劣势,因为你既不幸福,连钱也没有,这岂不是更惨?!
这种思考模式,往往是“只要有一点说得过去就行了”,于是,若是你仔细观察一下那些有“找借口”习惯的人,你就会发现他们早已经养成了习惯,不仅在找借口的时候这样,事实上会在任何时候都只能做到“肤浅地思考”,处理任何“因果关系”的时候,都是哪怕有那么一点微弱的联系,都直接跳进“因果结论”,完全不顾还有很多其他情况需要分析,需要判断……
他们过分丰富的“找借口经验”,使得他们根本无法进行任何深度思考,甚至,他们永久丧失了一种能力,分析能力——同时也是搜寻财富机会必不可少的能力。
搜寻财富机会,只靠分析能力。
笑来老师说,其实,连运气这东西,其实也一样受分析能力的影响。
03
“有钱究竟哪儿了不起呢?”为了方便分析得清楚,得先明确“了不起”的对象究竟是什么?假定你有很多钱,我没有多少钱,那“了不起”的对象,并不是你或者我,而是“你和我之间的财富差异”。
那个“差异”很“了不起”。
其实不用深入分析什么,很多人对那差距其实都很清楚的知道。我们不会对自己的银行卡余额产生幻觉不是么。
差异很大,差异很了不起——是否认真尊重那个差异,在笑来老师看来实在是最重要的“大脑重塑”动力。不尊重那个差异,就会没完没了地接着找借口,最终无论愿意不愿意,都要事实上忍受那个差异带来的后果与压力——而后大脑被塑造成另外一个样子;反过来,尊重那个差异,就等于已经接受现实。认真面对现实的人,即便是“难受”,也是“正确的难受”,因为那个“难受”会促使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与此同时,大脑不断被塑造成一个更适合寻找机会、积累财富的机器。
开始深刻地对待“积蓄”这个行为;
开始认真筛选必要的消费;
开始认真投资自己(其实主要是时间与注意力);
开始真正全方位关注自己的成长,因为不成长,就没有积累,没有积累,就没有满意的现状;
开始认真向那些“有钱人”学习,分辨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对的,而不是上来就直接冒出“你有啥了不起啊?!”之类的念头;
开始了解思考质量的价值,于是不断刻意地提高自己的思考质量,磨炼自己的思考模式;
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才能尽快做到“没那么穷”。
从今天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积蓄。别只盯着那数字,要学会用比例思考,要学会关注差异。
接受现实真的很痛苦,是前行的第一步,否则连起点都没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