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打开手机在常看的公众号看到雪小婵的微刊《独孤茫茫》,瞬间有点破防。
那人去上海将近两月了,其间除了父母和妹妹偶尔过来了几次以外,几乎是我一个人在这个城市生活,这段时间和以往一个人在家不同的是,不再主动的约朋友一起散步逛街吃饭,也没有主动在微信上找人聊过天。算是真正意义上安静的一个人过着自己的生活。默默上班,下班;默默上课,下课。静静地做饭,吃饭;一个人收拾房子,一个人仔细搭理自己的生活。
生活之余,一个人努力自己喜欢的事,其实也不错。
偶尔孤独的情绪总能轻易的被一些喜欢的事化解,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从来不会孤寂悲凉。有人说:一个人只要活着,永远都不可能一无所有,因为至少还有孤独。即使一个内心足够强大的人,也一定会在某一瞬间感到生活的迷茫和无助,何况我这样一个弱小女子呢?
生活的苦难往往会让人在不经意间破防,工作上的难题,身体的不适,亲人的误解,都足够让我的心难过很久,心情不好的时候,那种刻骨铭心的孤独总会四散开来,将我紧紧的包围,令我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迷茫,生活的无力感不遗余力的浸透我,而在那一刻我发自内心的感到无助。不同的是如今的我比之前疗愈能力有所提升,往往会在片刻的迷茫无助后,调整自己再次满血复活。
人啊,也许就该是这样:有绝望,也有对未来满满的期待。孤独是人生的常态,接受孤独,一如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一样,是个终生修炼的过程。孤独是常态,那么对抗孤独从某种意义来讲,其实就是生活的意义。在与孤独对抗的日子,我最深的感悟是;干净的生活,变小的圈子,自律的日子,独处的时光,最让人舒心!
孤独久了也会上瘾,现在的我就是这样,越来越缺乏与人相处的能力,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却与日俱增。
雪小禅在文字中这样写道:那些恰当的必要的孤独,细菌一样蔓延,连骨头缝里都是,但开出了诡异的花,有邪恶的毒——为什么那么喜欢孤独?就像喜欢秋天的残荷、冬天的旷野、倪云林的画、李叔同的修行……
喜欢小婵的文字,恰好也喜欢她喜欢的残荷,狂野,画和修行。对于爱上孤独的瘾君子,孤独是美好的,是亲近的,密不透风的孤独、喜悦的孤独、亲人似的孤独,天地悠悠,有恰好的孤独陪伴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美好和充实呢?
不懂得享受孤独的人是浅薄的,是缺乏厚重和沉淀的。恰好的孤独才能点燃真实的自己,潜在的自己,一旦引爆,是终生的癌,不治。亦不需要治:请让我保持低调的高冷,请让我有浅灰色的抑郁,请让我暂时远离喧哗的人群,享受这深层的愉悦与快乐,是小婵的文字带给我的感悟。孤独的绝妙之处在于不为人知,无人能解,唯有身处其间的人才能感受到它的美妙绝伦。
孤独是私密的,一个人巨大的秘密,就是与孤独独处。这就是我喜欢一个人待着,一个人行走的最隐秘的理由吧!冬日,一个人走在茫茫旷野上,树枯了、河流冻了、大地空旷、天也寂寥。让我独自孤寂。一个人在冬天的旷野上,一言不发。面对枯寒的枝、残缺的天空、空旷的大地,发出诡异的笑。恰恰好的孤独,像一粒子弹迅速击中心脏:疼,却充斥着无以言说的喜悦……孤独是白马,独自穿过梦的空间。
孤独吗?当然。必要的,甚至是刻意的。哪一种孤独不旷世?如果一个人没有绝世的孤独,怎么可能有绝世的骄傲?
孤独不只是一个人的独处,而是一个人的天马行空,一个人的心无所寄,是对亲人的牵挂,孤独是对一个人刻骨铭心的思念,孤独是四顾茫然的空寂,孤独更是弦断无人听的落寞。天冷了,我一个人待在人间的角落,孤独是如影随形的,也是放大了的。而我也时刻准备着与孤独来一场决绝的私奔,与孤独来一场天荒地老。
冬越来越深了,冷,寒栗。此时,我坐在窗前等雪,来映衬我这可爱的孤独。手机里单曲循环播放着最近喜欢上的《乌兰巴托的夜》,天亮了,我还在听着夜的歌,这不是孤独是什么?房间里的暖气始终不足以抵挡冬天的冷寒。窗外阴郁的天空像交响曲雄美的结尾,灰色呈现出了高贵冷硬的性感,恰像我此刻的孤独。
什么能抵得上内心孤独的风暴?是铁马冰河,是冬雷震震夏雨雪,是不动声色中的银瓶乍裂。如果没有孤独,是纸一样的单薄,没有了支撑,也没有了力量,没有了一往无前,更没有了内心的山山水水。
加绒的居家服,棉背心厚厚的裹住我单薄的身躯,冬天的冷寒限制了我的脚步,却无法阻挡我对孤独的痴迷,对一场雪的向往。盼望着去雪地里,和曹雪芹讨一杯红缨酒,不发一语,任孤独如好雪片片飘下,不落别处,单落我心。
恍然间发现自己多愁善感的毛病又犯了,突然有点迷糊:这一刻的发病是为码下这段无关紧要的文字而来的“为赋新词强说愁”还是孤独又成瘾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