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在饭店跑堂的年轻人,某个休息日在电线杆上看到一则招工广告。
广告上称有多个工种都缺人,并且工价都开得很高,其中有份在饭店跑堂的工作,竟然开出了月薪4000元的高价。
年轻人心里一动,自己的工资才1000元,如果能去那里工作,一个月就能顶现在四个月,那该有多好啊。
于是年轻人打通了招工单位的电话,对方称广告属实。
当年轻人按照对方提供的地址跑去一看,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原来,那家饭店还有不少附加条件,那就是不管是服装还是住宿都是要收费的,各种费用一除掉,每月净剩的还不足1000元。
而原来的那家单位吃住服装等都是免费的。
年轻人觉得自己上当了,可他已经辞掉了原来那家饭店,只得接受对方的条件,留了下来。
又一个休息日,年轻人在一处斑驳的墙壁上又看到了一则招工广告,其中厨师的待遇十分诱人,月薪1万。
年轻人想,自己已经在饭店跑了这么长时间的堂,每天都看着那些厨师炒菜,早就看熟了,不如去试试运气。
可当年轻人辞去工作赶去,才发现那居然是一个非法传销组织。
这一次,年轻人无限怀念起自己胜任的那份跑堂工作来。
这样的骗局在旁观者看来,很容易识别,可是,一旦摆在当局者的面前,却能迷惑他的双眼。
稍微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一份在饭店跑堂的工作,月薪是不值4000元的;而一个跑堂工,就算当上了厨师,开始的月薪也不可能拿到1万。
可是,当局者却看不到这一点。
俄国著名寓言作家克雷洛夫,因为家境贫穷,年轻时都是租房住的。
一次,房东与他签订租赁合同时,附加了这样一个条件——如果克雷洛夫不小心引发火灾烧了房子,那么他就得赔偿房东1万卢布。
克雷洛夫看后,一声不吭地提笔在后面加了两个“0”。
房东高兴得惊叫起来:“什么?你真的愿意赔偿100万卢布?”克雷洛夫不慌不忙地说:“反正我都赔不起!”
1万卢布跟100万卢布,对于当时穷困潦倒的克雷洛夫来说,都是一样的。
因此,那个合同上的承诺也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说,当一个人的付出与对方承诺的回报相差太大时,就有可能是一个骗局。
其实,这样的骗局也是一种自己对自己设的骗局!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地高估自己的能力,一个人对自己的期望值有多高,那么他给自己设的骗局就有多大!
比如说那个跑堂工,别人请他去当厨师,一个月给他1万元,他信了,那么,他给自己设的骗局就是1万元;而那个房东,他相信克雷洛夫会给他100万卢布的赔偿金,那么他给自己设的骗局就是100万卢布!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姆斯的最新定律,他将这种现象定为“给自己设的骗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