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在一次业务谈判中,主方在提出了底价的情况下,客方依然再度变相压价。
客方这一脚踢过来的皮球,主方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接吧,这生意做得太鸡肋,自己认亏;不接吧,经过多轮谈判,已到了临门一脚 ,不接也有点可惜。
正处于这样两难的选择之中,一位伙伴把主方所有参与过谈判的人都叫到了一起,他说:“人多力量大,我们一起来讨论如何应对。”
这是个好主意。于是,大家一一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有人提出,也许这是我们今年能谈下来的一笔不错的生意,要不各退一步,接受对方一半的加码条件。
有人认为,既然我们给出了底价,那我们就要保质、保量、保客户满意地完成交付,不能再让了,接受客方条件亏掉部分利益可能会影响双方长期的合作信任度。
有人建议,做一个回复方案,按我们的底价进行核算,并说明为何如此核算,明确成本占比大的几个地方,向对方表明我们的坦诚,同时说明我们是为了保质、保量、保客户满意,确保按高标准、严要求来交付。
大家一致认为,坦诚是做生意的前提和基础。于是,大家一起讨论回复方案的细节,把原则和核算方式达成一致意见。
这就是群智的力量,一个人想不明白的事情,一群人也许就能想明白。
这一次的业务谈判是成功的,当客方拿到回复方案,认为主方正是因为有原则、有底线,才能按承诺交付,他们选择相信主方。
有些两难的选择,不是因为事情本身太难,而是因为内心纠结。这个事件运用了群智的力量,共同确立了一个原则,那就是如果能接受,那就做,如果不能接受,就说明为什么不能,以客观理由去做说服,以坦诚相待取得对方的信任。如此,事情便迎刃而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