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小康的成绩出来了,离一本线差了几分,大家都在群里为小康填报志愿出谋划策,我是对报考一窍不通了,就听涛涛和润润两个过来的孩子给小康参谋。
小康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从小到大学习上没让父母操过心,这次成绩出乎我们所有人的预期,有点令人失望。我还叮嘱弟媳,不要责怪孩子,他也尽力了。
走个好点的二本也是可以的,有时候降低期望值就少好多烦恼,孩子自己也没有心里负担和压力,其实挺好的。
高考那短时间弟弟专门请假回家,考试前为了孩子方便,还专门在学校跟前登的宾馆,弟媳晚上陪着,让弟弟回家,因为他打呼噜怕影响孩子睡眠质量。
妈妈在电话里跟我说:“你们那会儿咋考试的,我们都没管过!”是啊,时代不同了,现在孩子能和我们那会儿比吗?
我十一岁就开始离家住校,从此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一趟,什么事都得自己操心,尽管有个哥哥可以依靠,放假时帮我洗被褥,但是好多事都开始自己做主。我想我的独立性都是那会儿练成的,现在想想有时觉得有点悲哀。
考试考不好时自己躲在一边自怨自怜,生闷气,但不知道怎么才能提高成绩,没人管你,依然全靠自己。所以高二分科时,我自己远的理科,但是高三的物理化学成了我的噩梦,我学不懂了,我的高考全靠文科提得分。
我们高考时还需要到户籍所在地去考,那时候交通不方便,尽管路程不远,但要坐一天的车,还得早起赶车,迟了就得再等一天,现在去班车也只需要四个小时不到。
哥哥参加高考时留下了我一个人,偌大空旷的院子只有我一个人,那是父母自己修的房子,有个大院子,旁边稀稀落落的只有几户人家。天一黑我就不敢出门了,迫不得已上厕所也飞奔着往家跑,老觉得身后有个人。便自己给自己打气:“根本没有鬼,不怕不怕!”
我去高考时也是自己坐班车去,然后住在了一个亲戚家,好在亲戚待我很好,也算是顺利的度过了难捱的三天考试。
等报志愿时稀里糊涂地填了个军医学校,结果招考办的人硬是把电话打到了父亲单位,那时候只有电台,只通知我去招考办,结果我去了也就是一句话的问题,就是核实一下。如果那时有电话,一个电话就搞定了,根本不用我那么费劲地跑一趟。
招考办的杨老师也因此记住了我,等我毕业分回到那儿上班时,他还能叫出我的名字,也许当时印象太深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