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青少年时期也是乖巧顺从懂事的孩子。
因为父母之命,以20岁左右青春模样嫁给40多岁的刘邦。
嫁过去后,发觉刘邦竟然还有一个非婚生的孩子,且这个好大儿和吕雉年龄相当。
吕雉面对这样的情况也只能认命,她为刘邦生儿育女,带着几个孩子在田间劳作,当主妇,务农,她为人妻尽职尽责,为人母为孩子们打算,为人女听从父母之命。
可,命运这事儿本就无法捉摸。
刘邦当泗水亭长看押囚徒去咸阳,一路上跑了不少犯人,眼看着任务完不成性命攸关,刘邦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给余下的囚徒说,“既然大家都想跑,不愿意去服徭役,那就各自散了吧,我也逃了。”
也是怪了,听刘邦这么说,余下的囚徒竟然异口同声说,“愿意跟随您一起亡命天涯。”
刘邦不可置信的看着众人,思索一番就带着这些人找到一个山坳在山上当起了大王。
因为那时候秦朝法律严明,刘邦不敢有太大的动作,在山上日子过得也清苦。
那时候,年轻的吕雉只能一个人拉扯孩子们长大,还要种田,照顾公公刘老太爷,还要常常偷摸上山去给刘邦送衣物,送饭。
这一来一去几年过去了。
吕雉任劳任怨的照顾这家里的老小,务农的辛劳也让她不再是当年那个娇嫩的女儿家。
后来,秦始皇驾崩,秦二世即位。
没了秦始皇,那些被消灭的六国贵族开始想要恢复国土。
恰巧,陈胜吴广这两个秦朝的基层官员竟然扯大旗要反秦,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让天下有志向的人都觉醒了,那些没有饭吃,过不下日子的人也加入了反秦的大军。
陈胜吴广的队伍越走人越多,他们一路上杀秦朝的当地官员,一呼百应。
刘邦感觉到机会到了,在山上饥一顿饱一顿,正对前途迷茫的时候,突然有这样的机会,真是老天有眼。
可是该怎么起义呢?
和刘邦一向关系好的萧何等人商议后决定,这个关键的时候应当反秦,如果不反秦将来陈胜吴广的义军到来,自己就会成为被讨伐的对象。
那么谁当核心领导人呢?
刘邦。
刘邦已经落草为寇,手下还有兄弟,再加上他们几个人的钱财智慧,势必能在这样的风云莫测的大局中干下一番事业。
几人去找刘邦谈。
刘邦当然也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同意啊。这事儿万一失败就要被砍头,还要波及家人孩子。
但众人一再劝说,刘邦一想,人生翻盘的机会不多,想自己落草为寇本,也快50岁了,竟然一无所成。
回想当年自己偶遇秦始皇出行的感受,刘邦想自己也是堂堂男儿,心怀大志,可是没有机会实现。
现在众人捧自己,自己也确实有想法,不如试上一试。
天下大乱,刘邦带着众人走上了反秦的道路,刘邦一路打拼,跟着几个大佬干得不错,后来又跟项羽一路打拼。
这时候,吕雉呢,她依然为刘邦守着家,照看孩子,照看刘老太爷。
男人打拼天下,女人安好小家。
幸运的是,刘邦一路打拼竟然最后也混的不错。
不幸的是,因为他势力越来越大,开始遭到项羽的怀疑,跟项羽成了对手。
项羽抓了吕雉和刘老太爷,成为项羽人质的几年间,吕雉受尽折磨,每天担惊受怕,还有一次拆差点儿被愤怒的项羽给煮了。
每一次惊险,都让本来善良淳朴的吕雉变得坚强,果敢。
吕雉深感活着不易,生命珍贵,想要活就要努力,要心狠,要做别人不能做的事情,心不狠活不成。
终于,吕雉被项羽放了。
本以为回到刘邦身边一切都会好,可她想错了。
刘邦身边竟然早有了别的女人,还有别的孩子。
在自己成为人质,生死命悬一线的时候,刘邦在干什么?
他竟然还能找别的女人,还生了这么多孩子,这个男人,他并没有那么爱自己。
接下来,该怎么办?
自己年老色衰,色衰爱弛,受尽苦楚的前半生,难道换来的就是白人的白眼,刘邦的冷落,未来不知道会如何的命运?
不可以!
吕雉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最后稳坐皇帝宝座,如此自己才能过安稳日子。
可这一切不容易。
戚夫人美貌傲娇,在刘邦身边日夜啼哭,吹枕边风,希望自己的孩子当太子。
眼看着自己儿子的太子之位不保,吕雉恨得牙根痒痒,可,恨无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