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一个经济理论可以解释私人储蓄会随着政府预算赤字的增加而增加这件事,称为“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当人们注意到政府预算赤字偏高时,便预期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会增税,因此必须增加储蓄。
应对预算赤字增加的另外两种方式,就是减少私人的实物资本投资或扩大贸易失衡。
经济理论的“挤出效应”(crowding out)认为,如果政府借越来越多的钱来管理它的赤字,就会减少民间企业可取得的用于投资的资金,预算赤字偏高的负面效应,就是挤出私人投资。
第三个理论称为“挤入效应”(crowding in),意思是政府大量借款会带来贸易逆差。
预算赤字与贸易逆差同时增加,故也称作“双赤字”.预算赤字与贸易逆差看起来的确是有关联,但它们不会亦步亦趋地并肩同行
大规模贸易逆差也带来了经济混乱的风险。有一天,当世界各国不愿持有这么多该国资产时,该国经济将会受到冲击。举例来说,美元对其他货币的价值可能会长期持续下降,这可能会使在美国购买进口产品的消费者和依赖进口产品(包括石油)的企业非常不安。在全球化时代,将有很多企业面临这种情况
从宏观经济观点而言,短期预算赤字(尤其是从自发性稳定机制而来的赤字),在经济衰退期间不是一件坏事。
衡量国债状况的标准做法是,用某一年的政府总负债除以GDP。
29 金钱对我们没有任何用处,除非把它花掉
货币银行学:银行实际上是通过放款的过程来创造货币。
长期以来,美国把大部分黄金安置在肯塔基州的诺克斯堡。诺克斯堡的黄金很难搬动,如同雅浦群岛的巨大石钱,人们只是持续记录哪一堆黄金属于谁:这一堆曾经属于A银行,现在属于B银行;那一堆曾经属于法国,现在属于英国。黄金实际上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清楚谁拥有什么样的购买力。
,经济学家不是用货币形式来定义货币,而是把社会上具备下列三个功能的任何物品定义为货币:
交易媒介(medium of exchange)、价值储存(store of value)、计账单位(unit of account)
两个人之间的交易需要经济学家所说的“双重需要巧合”(double coincidence of wants),也就是一个人想要的东西是另一个人可以提供的商品或服务。
M1货币包括通货(硬币与钞票)、旅行支票与个人支票账户。2009年,美国M1货币的总金额大约是1.7万亿美元。其中大约一半是通货,另一半是支票账户,只有一小部分是旅行支票。
M2是更广义的货币,是由M1加上储蓄账户构成的。储蓄账户大致可定义为银行活期存款,你无法用它直接开支票,但可以用其他方式(例如自动提款机或银行)轻易存取这笔钱。M2货币包括货币市场基金、某些极安全的投资以及小额(低于10万美元)定期存款(CD)。关键在于,你可以提取并花费M2里的钱,但你需要找到提款机,而且也许有手续费,而M1则可以随手支用。
通货(硬币与钞票)只是货币总供给的一部分。通货只是M1的一半、M2的1/10左右。因此,当你要谈现代社会的货币时,不应只想到钞票与硬币,应该想的是银行账户。
常见的问题是:信用卡与借记卡属于哪一类货币?它们要如何计入金融统计?答案是,它们不是货币。信用卡只是短期借款的一个方法。借记卡则与银行支票账户关联,该账户已经是M1的一部分。
货币是和银行体系纠缠在一起的,现今的大多数货币是以银行账户的形式存在的。
30.银行是金融中介机构(financial intermediary),银行接受存款且承担放款,所以,它介于存款人和借款人之间。银行从承担放款中得到利息收入,并付利息给存款人以及支付各种营运费用。
2009年,美国银行业的总营收超过8000亿美元,其中大约3/4(6000亿美元)来自借款人付给银行的利息,剩下的1/4
2009年,美国银行业的总费用略低于8000亿美元(2009年经济低迷,当年整个银行业的利润接近于零)。那一年银行业的费用,将近一半是营运费用,也就是薪水、办公室与设备,约1/3是付给存款人的利息,剩下的则保留给坏账和税金之用。
真正的金融危机发生时,社会可获得的贷款会减少,银行可能会变得连短期放款也不愿承担,使货币难以扮演经济运转中润滑油的角色。
银行依法必须持有一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当银行拼命放款时,由于这些放款造成购买力增加,社会将会出现大量的总需求。反之,如果经济不景气,银行可能会决定减少贷款,因为它们害怕这些放款收不回来。此时,社会的购买力和总需求会减少。放款金额减少,将会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造成影响。
因为货币、银行、贷款、借款密切相关,所以政府会想对货币量与放款量施加一些影响。政策制定得好,将有助于总需求在未来的增长速度与总供给和潜在GDP保持一致
我们可以有充分的理由说:美联储主席(美国中央银行行长)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经济要角。
全球各大经济体和大部分的小经济体都有中央银行。其中一些较知名的中央银行有欧洲中央银行(在欧盟采用欧元时,它取代了欧洲的很多国家银行)和英格兰银行(因为英国不使用欧元,而使用英镑)。日本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也各自扮演了该国中央银行的角色。
美联储如何主宰全球市场?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是一个准政府机关,亦即它是在实际上由民间银行拥有的组织里,融入政府派任与法律规范,美联储是由所谓的管理委员会(Board of Governors,即联邦储备系理管理委员会)来经营的。该委员会包括七位成员,每位都是由美国总统任命并经参议院同意的。成员任期是根据政治独立性来设计的,每一任期14年,比任命他的总统任期还长。成员任期是在偶数年的1月31日到期,且每位委员只能服务一个完整任期,因此14年后,七位委员将会整体轮换。
美联储(或任何中央银行)的主要工作是制定货币政策,这有别于国会制定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指货币供给的扩张或收缩,其目的是助长或抑制总需求。中央银行有三个传统工具,可在银行与货币的架构内运作:法定准备金(reserve requirement)、贴现率(discount rate)、公开市场操作(open market operation)。还有一个因2007~2009年经济衰退而开发的工具,称作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以下将逐一探讨这些工具。
法定准备金是银行不可贷放出去的存款比率。每家银行都被要求在中央银行储备一些存款,实际上,银行必须把这笔钱存入中央银行
对银行准备金有大幅影响的变动相当少。这个货币政策工具不常用,至少在美国是如此。
再贴现率是央行扩大或抑制放款的另一种方式。
再贴现率如何影响银行的行为?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就会鼓励银行手头持有货币,不会太冒险走在法定准备金率的边缘,因为借钱补足法定准备金会使资金成本变高。
2008年以前,公开市场操作向来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所谓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购买或销售债券,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我们来探讨一下其运作方式。银行持有资产,它们收到民间存款后,需要用某种方法把这些存款拿来投资。这些存款有些转为放款,当人们还贷款时,银行会收取利息。此外,大多数银行还持有一定金额的债券,通常是政府债券,它们也从债券中赚取利息。
最近几十年来,公开市场操作一直是美国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其中一个理由是,改变法定准备金率与再贴现率,需要预测银行将会如何应对这些规则的变化。这是一个不确定的过程,没有人能完全确定银行会如何应对。但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美联储决定买卖特定数量的债券,就能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来看结果,然后决定买卖更多或更少的债券。
记住,银行是通过放款的网络来创造货币的。当一家银行放款时,这笔钱会被存入另一家银行,因而为另一笔贷款提供了基础,依此类推。这些货币政策工具都行得通,因为它们使银行放款的渴望增加或减少了,或者换个说法,它们让银行的放款能力提高或降低了。
如果美联储想让货币供给增加,有四个选择: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向银行购买债券,或是购买与借款有关的证券。这些措施都可以称为扩张性(或宽松)货币政策,它们往往能降低利率并促进放款。根据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它们会增加社会的总需求。
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美联储实际上是锁定一个特定利率,称作“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联邦基金利率是银行同业间短期隔夜放款的利率,随着这个利率的上升或下降,其他利率(例如车贷或房贷利率)会大致同步上升或下降。
实际上,中央银行可能会把收集、分类、拍照、传送支票等大量工作外包给不同的私人企业,但在法律上,是由它来掌管与负责全部过程。
最后放款者”的任务
当时,金融市场承受着巨大压力,美联储通过购买美国政府公债与房屋抵押贷款证券,以及短期放款给金融市场参与者,以期维持金融市场的运作,改善银行发放贷款的意愿。低利率与量化宽松政策的结合,显然不足以阻止周期性失业率在2009年与2010年攀升到10%附近,但美联储若没有采取行动,失业率可能会攀升得更高。
31 恐怖组合:通货紧缩+负实际利率 紧缩的货币政策,借由提高利率及降低总需求可对抗通货膨胀。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了流通的货币数量,因此也降低了银行的放贷意愿
当通货紧缩与利率相互作用时,会造成货币政策难以应对的经济衰退。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出现了一个经典案例。当时的通胀达到两位数,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决定打破高企的通胀率,因此采取了极度紧缩的货币政策。美联储把利率推升到两位数,利率过高的结果是总需求严重降低,以致美国在1980~1982年连续三年遭受严重的经济衰退。但到了80年代中期,美联储已经打倒了通胀这头怪兽。
实际利率(real interest rate)等于名义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减去通胀率。如果名义利率是7%,而通胀率是3%,那么借款人实际上只要付4%的实际利率。
如果此时出现5%的通缩率,那么即使名义利率是零,实际利率也仍是5%。中央银行无法使名义利率变成负数,因此,即使是最积极的公开市场操作,也无法在通货紧缩期间将实际利率降到零以下。
泡沫会创造其自身的动能,因为很多人突然购买往往会推高价格,但这种动能无法永远继续下去,当足够多的人认清泡沫无法维持时,价格就会暴跌。
我们真的想让央行来决定何时股价太高,应当下跌吗?此外,要使泡沫破裂,需要收缩性货币政策与较高的利率,处理不好就可能引起经济衰退。是否值得冒这个险,来戳破泡沫呢?在泡沫破裂且经济衰退隐约出现时,中央银行可以运用货币政策来对抗经济衰退。
。但是,权衡性货币政策也有一些实际面问题,例如时间滞后、过度反应的风险,以及经济学家所说的“推绳子”(pushing on a string)。当你拉绳子时,它会向你移动;当你推绳子时,它会弯折起来而绳尾却不动。当中央银行通过收缩性政策拉绳子时,它可以明确地提高利率并降低总需求;若试图通过扩张性政策推绳子,只要银行仍决定不放款,货币政策就不会有任何效果。这并不表示扩张性货币政策根本行不通,而是因为它并非总是可靠的。
倘若你的政策需要花一些时间才会出现效果,你就很容易出手过猛。调空调温度这种事还不致酿成悲剧,但若动的是货币政策,过度反应可能会带来宏观经济的大灾难。
银行有更多的钱去放贷,但不能强迫银行放贷这些多出来的钱。
通胀目标化的优点是使中央银行负起责任而且透明化。
,若要通过国会做这类决定,可能会更困难。用日常的民主程序来控制货币政策,确实不切实际。还有一个顾虑是,政治人物总会要求更多的贷款和更低的利率,毕竟政治人物不想接受一些不受欢迎的事实,例如自然失业率
不用扩大贸易就很富裕的国家根本找不到 国际贸易利益:相似商品的跨国界贸易会给国内生产者带来更激烈的竞争,而竞争有助于低价和创新。
。20世纪50年代,全球出口大约是全球GDP的7%,目前大约是25%,因此出口已增长到原来的三倍以上。美国经济也有类似的模式,20世纪50年代,出口大约占美国GDP的3%,到了21世纪最初10年中期,已占到GDP的12%,贸易增长同样在三倍以上。
32.来自贸易的潜在利益可以分为三大类: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以及动态增益(dynamic gains)
第一个好处是使较小的国家善用规模经济。厂商无法善用规模经济,无法像大型汽车厂商那样用较低的平均成本来生产
多样性的利益。
使产业的专业化程度更高。有时,这被称作“价值链分解”
促进知识与技能的流动。
竞争有助于低价和创新。
然而,国际贸易只是有助于经济增长的众多因素之一,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教育程度低、投资少、运输与通信基础设施缺乏、贪污腐化、法律不健全的国家,即使扩大国际贸易,也无法挽救一国经济。此外,全球化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但这些好处是产业重新整合,并把当地经济导向全球经济的结果。
观察当汇率变动时,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跨国界的价格是相同的,那么它们应该随着汇率等比例变动,但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国际市场之间,汇率变化只有一半会反映在价格上。
企业要跨越国界,就必须面对不同的法律与租税体系,不同的语言与文化,不同的通货、劳动法、安全规范、会计准则,以及贸易法规。有人估计这些因素的成本,发现跨国界可能使商品价格增加40%。简而言之,跨国界的成本仍然是重要的,无论是好是坏,我们尚未接近一个无国界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