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于8月17日全国公映的战争历史片《大轰炸》正式宣布延迟至10月26日上映,这也是该片海外发行上映的时间。作为近年来国产大片走向海外院线的又一案例参考,笔者想借此谈谈中国电影“走出去”的问题。
以前西方研究华语电影(Chinese Cinema)的时候,重点研究的是作者电影的美学独特性和政治表达,其中也包括了许多在国际上拥有一席之地的香港和台湾电影人。比如李安、吴宇森、侯孝贤、王家卫,他们或被好莱坞体系接纳,或与欧洲艺术电影市场紧密关联。
这类研究与关注根植于强烈的东方文化,常与古老的儒家和道家哲学、传统的家庭价值观、近现代政治环境相结合,其本质更偏向于电影文本而非电影工业。近几年,西方媒体有意识地开始向中国的电影工业和商业市场倾斜,它伴随中国电影市场体量的惊人增长。
2012年开始,万达以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全美第二大院线AMC,2015年收购了澳大利亚院线Hotys集团。在欧洲,刚刚归入万达旗下的AMC又于2016年大刀阔斧地买下了英国Top3的Odeon&UCI院线集团。
类似的市场壮大所引发的关注不仅限于中国,所以我们能看到好莱坞越来越频繁地,甚至是颇为迫切地将自己的后缀“-wood”赋予一些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的市场:Bollywood(印度),Nollywood(尼日利亚),Wellywood(新西兰),Chinawood(中国)……
从2015年开始,在海外发行上映的中国电影数量有了显著增长。《老炮儿》、《夏洛特烦恼》、《美人鱼》等国产片先后在海外重点市场上映。但通过深入分析可以看出,这些海外上映的华语电影排片通常都在非黄金时段,观影人群主要为海外华人华侨以及留学生。
《战狼2》和《长城》也在海外进行了放映,尤其是后者因为马特·达蒙的加入,在西方观众眼中更具备可观性,但遗憾的是口碑情况并不乐观。所以,国产电影在海外的市场仍然十分局限。
回过头来看看即将全球同步上映的《大轰炸》,我们又能从它身上看到什么不同呢?
首先是一支非常国际化的剧组,梅尔·吉布森担任艺术总监,布鲁斯·威利斯参演,二人都是西方观众比较“认”的名字,从期待值和关注度上就和以往输出海外的国产片不同。早在2015年二人加入到《大轰炸》剧组时,外媒就给予了前期关注,直到在去年年末的MIPCOM(戛纳秋季影视片交易会)上,中方与Blue Box International达成了海外版权代理协议,ScreenDaily等媒体又对此进行了报道。
在普通观众层面,《大轰炸》的定档预告片在YouTube上已有20w+的观看量。当然,很多外国网友看完预告片的第一反应是历史概念模糊。很多人留言分不清谁在轰炸谁,谁是正义的一方。于是便有一些懂历史的观众自发科普起来中国的这段抗争史,看到忽然觉得有几分感动。
中国电影市场,需要的不能只是名义上的“走出去”,或者是令西方在资本上垂涎的“Chinawood”。文化输出不能浮躁,而是必须实实在在与国外观众产生思想上的冲撞与交流,在冲撞中求得文化交换与相互理解,打破固有的地域印象。
我们不知道《大轰炸》这样一部讲述中国抗战史上悲壮一页的电影能在何种程度上引发海外观众的关注或是共鸣,但重要的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贡献,需要被世界看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