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科普向: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自我、超我”

科普向: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自我、超我”

作者: 五脏六腑不带脑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4-09 22:16 被阅读0次

    这三个名词,相信不管是不是学习心理学的都应该听说过。弗洛伊德在描述人格时,创立了结构模型,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

    这是人最自私的一部分,只关注个人的欲望、本能而无视道德伦理,遵循”快乐原则“。弗洛伊德认为,人在出生的时候是只有一个人格结构的,也就是本我。这也非常好理解,婴儿有什么特点?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好奇的东西就去抓,丝毫不会顾及东西是否安全、其来源是否合法。这种本我的冲动贯穿于我们的一生,也是最原始的动力。

    自我:

    随着婴儿长大,其与环境的互动渐渐增多,人格结构的第二部分“自我”逐渐得到发展。这部分最大作用就是在当前情境下以现实的方式满足本我的冲动,遵循”现实原则“。举个例子,当你感到饥饿时,本我的冲动会让你直接吞咽旁边货架上的食物,而自我知道这种行为如果被发现会遭受惩罚,便会思考如何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吃到食物。

    超我:

    第三部分的形成大约在5岁的时候,最开始时,“超我”主要代表了父母的价值观和标准,随着年龄的长大,受社会的影响逐渐增多。“超我”对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情有更多的限制,对于违反道德的行为会进行惩罚,主要手段是使自我产生罪恶感。有人将其直接译为良心,通俗地来讲,就是我们内心“圣母”的那部分。在上一段的例子中,“超我”会让我们乖乖拿着食物去前台结账,甚至会对心中曾有过的“不想付钱就吃到食物”的想法而感到愧疚。

    总结一下:

    理解这三者的基本概念后,我们结合实际生活就会发现,过强的本我和超我都会对机体造成不利的影响。当一个人“本我”过于强势,他可能做出恶劣的行为甚至触犯法律;当一个人“超我”过于强势时,他会因为过分自责而长时间处于焦虑的状态,严重时会导致一些心理问题,比如我们熟知的抑郁症。引用书本上的一句话“在健康人的身上,强大的自我不允许本我或超我过分地掌控人格。三者的斗争永不停止,每个人意识之下的某处,永远存在着自我放纵、考虑现实性和强制执行严格道德准则三者之间的紧张状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科普向: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自我、超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fk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