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盛在认知三部曲里提到,
认知,几乎是人和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技能的差别是可量化的,技能再多累加,也就是熟练工种。而认知的差别是本质的,是不可量化的。
技能的差别可以作为社会分工等级化的依据,而取得技能背后的驱动力则是认知,看某个公众号里提到一句话:不是知识改变了命运,而是转化为能力的那部分知识改变了命运,在信息复制和传播零成本的大背景下,之前由于信息稀缺而产生的对信息追求的热情褪去,这时面对海量而且有用的信息,大多数人不不去利用,并不是没有方法去利用,而是不愿意去利用。
大家都知道看书对人有益,但有的人是真正意识到它的用处,有的人则停留在形而上的有用层面,这种伪认知,也是傅盛提到的大多数平庸人所处的状态:自以为自己知道。李笑来说这是一个悖论的循环,有些事坚持到一定程度才能看见效果,前期可能相当艰辛,一类人在前期没坚持到加上目光短视放弃掉结果享受不到益处从而以后遇到同样的事也不会再做,另一类人第一次就坚持到了终点,尝到了甜头,日后便即使艰辛也觉得前期吃苦是值得的,从而不断前进。两种人不知不觉中差距拉大。进入两个不同的循环体系,最根本的差异也是认知的不同。
分享经验有时候也是一个类似的悖论,人家辛辛苦苦实践中得到的方法结论大多是基于其场景下的,普适性有限,妄想利用他人认知的结果作为靠近目标的捷径其下场大多是由于人的贪念作祟不断的渴望着下一个成功的方法。所以阑夕在文章中评论,知识付费是大众版的巴菲特的午餐的比喻是十分恰当的。
但分享经验是人类的天性,而语言作为传递思维的不足之处就是不能完整的表达出认知,他人的总结和经验都是根据自身的前车之鉴与经历得出来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遑论两个人的生活经历,所以很多时候看他人的分享,在判断其结论实用可否之前要考虑所处的场景是否相似,考虑后的结果就是所有结论拿来用后的效果都要打个折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虽然听起来像句废话,其内涵还是鞭辟入里的。
文字的一大力量就是能够调动人的情感,人经历的千差万别导致一类人文字的描述对另一类人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和调动作用,鸡汤就是如此,评价鸡汤更多是因为其效果而不是文风,从这一点来看很多公号文章也可作为另类鸡汤了,或者仅仅是满足人们焦虑下对信息的追求,娱乐至死里边波茨曼提到自从电报电话电视发明以来,人类输入信息产生行动的比值在不断变小,反思当下,甚至感觉接受信息不仅没有产生任何行动,反而有增强不愿意行动的趋势,很多时候人们更多选择陶醉在信息里,这样也不会遭遇行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和焦虑。
再看前边提到的那句话,改变命运的不是知识,而是转化为能力的那部分知识。暗时间里也提到过,衡量投入的不仅仅是时间的多少,而是投入时间与效率的乘积。在生活被八十比二十法则统治之下,我们能做的更多的不是放弃那百分之八十,而是有意识的专注在那百分之二十。
所以更多的还是行动,自己的对事务的经历,一个国外留学生给一个高中生介绍学英语的方法结果肯定不会太理想,对英语的认知就不同,一个面向使用,一个面向考试。方法更多是作为信息源来拓展消息,而知识的取得没有多少捷径,该啃的单词还是要啃,该用耳朵去熬的听力还是要熬,吃苦这方面的时间省不得,否则最后吃亏的就是自己。
2017.7.18晚10:1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