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自有黄金屋,我实际上找了很多年,直到最近才真正懂看书。
本来看完《认知驱动》想读《刻意练习》的,但是读了几页感觉很费力,读着读着就想睡觉。里面感觉有点学术,就换了李笑来的书。
《把时间当做朋友》,看了前言已经是再版好多次的了。发现作者也是在不断成长,而且速度是越来越快。不断地自己发现问题再找寻答案,最后在不断地成长中越来越厉害,越来越牛。
我现在应该是比较喜欢看这些成长类的书籍,以前都是看励志方面的比较多,缺乏真正的指导方法。读着这些书,可以看到作者的成长路径,我觉得真是很值得,有很多可以借鉴模仿得方法。
作者在前言里就说了人的操作系统很多是不更新的,这个我是最近才有意识,大脑需要升级。
思考能力都很虚的,看不见抓不着。而且不在一个层级,真是会听不懂。苦口婆心的讲大道理,也没有用。
我现在想想,工作中遇到的领导,年龄大我一圈的人,回想起来某个瞬间,说的话,要求做的事,有时候是在指导我,但是在我当初的想法,只认为人家是在刁难你,或者是要求太高了。
当时自己的思维以及理解力是无法体会的,看样子认知不够,遇见贵人也是错过。
所以,还是要靠自己,首先提高认知,提高思考力。我觉得方法就是写作,选择自己看的懂的书,能读下去的书,一点一点再把看到的,能想到的给写下来,一步步锻炼,一步步思考。从最简单的开始锻炼,下一句如何写。
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因为要坚持下去,每天坚持写。
在坚持写的过程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克服他们的过程,又会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写作的成本很低,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就是最好的选择。
写作的过程是能体会到快感的,当写到自己不用太费力的想的时候,就会感受到那个点,就像现在自己写的这段。
一点一点推导出来的,就像解应用题一样,给一个条件,推导出来的答案。这个过程不是别人教的,是自己推导出来的。
也许看似没啥,但是是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就有了自己的东西。
后期自己能再深入思考,相信会得到其他的结果。
这应该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慢慢来。跟着大神们的脚步,都有个自问自答的过程。
写作刚开始还是很难的,但是打通之后,等于掌握了方法,后面就会变得简单,这绝对是一项可复制的技能。作者也是这个过程,说最早写博客的“豆腐块”,开始都是被嫌弃的。不过哪里有读者就在哪里写,坚持下去就行。
想成功,我是从现在开始。锻炼认知,从自问自答开始;锻炼思维力,从写作开始;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坚持写作开始。
相信自己 ,可以变得更好 !
重新出发 发现自己 认识自己
85后宝妈 持续学习
边上班、边考证 、边写作
写作打卡37天/100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