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失眠,那就靠文字来打发我这无聊的时间吧。
有人说要节约时间,时间不可以被你这么对待,“打发”这个词用的不合适。但我认为用这个词未尝不可,每个人有他自己的生活方式,有的人喜欢急促高调的生活,这种人一生都在追求;有的人则喜欢平静如水的生活,这种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很随性。
我认为两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各有好处吧,选择高调急促生活方式的人在他的一生中他所追求和获得的东西更多,这样的人无疑是成功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羡慕的那种人。
但是这意味着选择低调平淡生活方式的人,他们的人生就没有意义吗?答案是否定的,选择低调平淡生活的人,他们也许没有太多的追求,生活满足于现状,但是他们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在生活这条路上,可以慢慢走,浅浅行。平凡的生活里选择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活的随性一点,洒脱一点。这样的状态自然也是不错的。
还有一种人是日子过得平凡但又不安于平凡,想要追求更多的东西。这样的人可分两种,一为行动派,就是有能力去改变现状并且积极去行动,为改变现状做准备的人,比如说工作之后选择边工作边考研的人;还有一种便是希望改变现状,可是能力不足,又或者光说不做,光想不做型。我认为这种人就很难受了,不安于现状又不去作为,徒有焦虑,岂不是自讨苦吃。你倒不如转变一下心态,选择接受现实,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要么你就破釜沉舟,制定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来执行,行动起来。
现实中,我们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做一条快乐的咸鱼,比如说我,本来打算考教师资格证,可自从签了工作后,便愈发的放纵自己,不愿学习。即使已经报名了教资,可在面对仅仅只有20天就要考的教资考试时,我依然每天刷着视频,玩着手机,学习就是想学了学一下,不想学便不学。
很多时候,我也是光想不做派(或者光说不做派),在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满满的罪恶感,我对自己满满的厌恶感。但我能很快调整回来,我能自己分析出我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
就像教资上说的,要建立同一性(中学生大多数的心理矛盾源于没有建立起同一性,也就是说他们对自己的定位不够清晰。这种心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学生不清楚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面对各种职业时,他即想当老师,又想当科学家等;二是由于对自己的认知不到位,容易产生否定自我的心理)。
中学教资上有关于心理学的理论,不仅仅适用于中学生,同样也适用于大学生,适用于成年人。
虽然理论上,成年人应当心智发育成熟,不应该再有学生时代的焦虑或者说心理问题。但现实是大多数成年人是间歇性的出现心理问题,他们一段时间会觉得很自信,自我效能感满满;但一段时间又会焦虑、自卑。
这些心理问题受两方面影响。一来是遗传素质;二来是后天环境。后天环境包含的层面多了,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综合作用。其实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最大的,其次是学校(包括老师跟同学)。
做的功课不足,今天先写这么多,有空了好好查阅资料,出一篇科普性较强的文章。
ps:今天的内容完全是杂想,是我大半夜睡不着,想到哪写到哪的产物,所以我认为它逻辑有些混乱。大家看看就好,有共鸣的也可交流想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