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时光画册80】学习风格应该多样化匹配

【时光画册80】学习风格应该多样化匹配

作者: 宁超群 | 来源:发表于2024-05-07 22:41 被阅读0次

又是一整天的专题讲座。典型的灌输式学习。我想要通过做笔记的方式集中注意力,想要尽力跟上主讲导师的节奏,但是那种挥之不去的疲劳感总是会一次又一次袭来。今天应该是我学习得最为疲劳的一次。耳朵机械地听,大脑却一点也转动不起来。上午喝了一杯咖啡,下午喝了两杯咖啡。一向以学习为乐的我,今天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复盘,只剩下一丁点儿模糊的印象。

上午主要聚焦的是课程化视角看书香校园建设。校长要关注细节,但是不能限于琐事,得有顶层思考。一个学校,短期看指挥,中期看惯性,长期看制度和文化。文化不止是顶层设计,更需要一个长期的意识文化与行动文化的相融,才能让文化稳稳地长出来。学校的育人目标体系化,总目标刻画理想的学生形象,分年段目标可见可测。低段习惯好,能自理,中段兴趣广,能自律,高段起点高,能自洽。自理自律是可见可测的,高段孩子要自洽,个人认为目标有些高而虚化,如何内化为教师的文化,又如何外显为学校的教育行为呢?打造书香校园,必须解决阅读时间、阅读空间、阅读内容、阅读过程以及阅读资源的整合。阅读年段不同,主体不同,活动的框架不同,有共同的必做活动,也有个性化的选做活动。以课程的视角进行书香文化的打造,课程内容的设计系列化,课程实施的过程活动化。阅读活动,不是一个学科的任务,而是所有学科都要融合进来的课程。阅读评价显性化,既显过程,也展结果。总之,书香校园,一是得有书读,二是孩子们真正读起来,并利用一切的方法、手段、策略、资源,让孩子们在小学阶段一定爱上阅读。

下午聚焦的是学校项目化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因为我们学校今年在全员推行项目化学习,所以我对这个主题抱有很大期待。可能是我的学习方式不对,听完报告后,觉得导师在学校的确做了很多学习、思考、尝试,可是让我说清楚接下来我们学校的项目化学习到底要如何做,无论是从理论研究入手,还是从驱动问题的设计入手,我却答不上来。可能正如导师所说,很多学校没有进行项目化学习的研究,她讲的别人听不懂也正常。今天下午我切切实实做了一回差生。不过,我们学校的项目化学习正在有序推进中。下午回学校和课程学院院长再一次探讨了项目化学习的反馈情况。我们是以项目管理的方式做项目化学习。主要做的是超学科的项目,全科老师和全体学生都卷入进来,分年段确立驱动问题,分周期定制任务,以学期为单位,每个月定时反馈实施情况。院长说,实施到四月底,反馈回来的信息是大部分孩子很喜欢,大多数老师也愿意认认真真地推进。可是也反馈有小部分孩子在这样的学习中,参与感并不强。有一小部分老师以完成学校任务的心态去做,觉得这样的尝试加重了老师的负担。要尝试,当然得化心思,老师相对要耗费更多的精力,那是一定的,至于是否是加重负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然前期已经由一小部分人自由探索了两年,目前课程学院主导,研发了教师使用手册和学生使用手册,还专门做了全员培训,那么,这样的全员推广就有价值。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地收集从一线反馈回来的问题,进行研讨,想更多的办法,切实解决真问题,比如:参与管不强的孩子,我们如何引导?如何在实施的过程中,进一步激活老师的主动性,减轻老师们的工作量等,在项目化学习上走出一条我们学校的路子来。

反思今天的学习效率低下,原因之一是自身的状态不好;原因之二是这几天的讲座与我们最终要完成的任务关联度不大;原因之三是因为所学内容之间的结构化也不明显,听着容易糊涂;原因之四是学习方式单一。

我有四点教育教学启发:一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孩子的身心状态,如果发现孩子的状态不好,应该先调整身心,再进行教学。二是用任务驱动学生的学习。无任务,不学习。让孩子清晰,学完这一部分或者这一单元,会完成一个什么样的大任务,孩子为了完成大任务,学习更聚焦,参与感回更强。三是学习内容尽量结构化,少而精,尽量一次性学透。四是学习方式尽量多样化。学生的学习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在大班的教学中,要将听觉、视觉、触觉等综合使用,学习风格应该多样化匹配,以便各种学习风格的孩子都能从中受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时光画册80】学习风格应该多样化匹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pr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