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丘墨豸
二哥这第三段婚姻最终没成,对他来说莫不是一件最大的幸事。以那个女人心肠,不把二哥搜刮得干干净净体无完肤是不会罢休的。到时候遭殃的不只是他自己,连同他的两个孩子也好不了,甚至亲戚也得跟着遭殃,尤其是小柱子的大学不知还能不能上成。
两年后,女儿结了婚,三年后小柱子上了大学,后来二哥所在的场子也黄了。还好,二哥因为伤残,在大哥的鼎力相助下,办了伤残补助,每年可以领到几千块钱,多多少少有了些生活的保障。
二哥回到村里,家里只有几亩地,一年剩不了几个钱,打零工人家嫌他腿脚不利落不愿意用他。已经把家搬到县城的女儿就让他过去,托人找了个保洁的工作,负责一个路段,每天起早扫大街,虽然挺辛苦,工资不高,总比在家里种地强。
这个时候,二哥还没到六十岁,除了腿脚不太利落,没啥毛病。吴芳背后劝他别住在女儿家,时间长了,女儿行,姑爷不一定行,看人眼色的日子不好过,再者自己的女儿难免在中间受气。
可是二哥不予理会,说自己姑爷已经拍胸脯说了,就放心在他那里养老了,有一口吃的就不会饿到老丈人!
按说,这话说得够有气魄了,可是天长日久的,谁能保证舌头不碰牙?现在能干还好,有一天不能动了,将会怎样?
姑爷在城里没有固定工作,卖过菜,开过出租,崩过爆米花,收入并不是很稳定,女儿也找了工作,在一家厂子上班,每天计件工资,也很辛苦。而且家里两个孩子,慢慢都上了学,家庭负担自然不轻。生活压力下,姑爷有时候发脾气,小两口时常拌嘴。在这样的环境下,二哥自然不能心安理得,心里的感受无以言表。在姑爷家住的这些年里,二哥从来不白吃白喝,平时买米买菜,给外孙买零吃,家里有什么大事需要钱,二哥总会掏一些。按说也没花姑爷什么钱,就是赚了住房没花钱,吃个现成饭。
二哥在保洁公司干到六十五被辞退了,只能在家养老了,好在每年老保的钱又涨了些,也算能有点收入。
儿子在青岛毕业后,就在当地找了工作,由于自身各方面条件差,处了几个女朋友,最终都没成。直到大前年在老家人的撮合下,找到了也是本地在青岛工作的女孩。儿子在青岛买了期房,二哥自然拿不出太多的钱,只能象征性地给拿一点,结婚时又给拿了一些,想必二哥手里的钱也快被掏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