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看透了名利场这个最残酷的战场,从而敢于在自己事业如日中天之际激流勇退。这是大智,更是大勇。而且从范蠡后来能“三致千金”来看,弃政从商对他来说未尝不是一片更适合的天地。可见,放弃也是一种美丽。放弃的同时,其实也是得到的开始。
《世说新语》中记载:范蠡在离开越国后,化名陶朱公,靠着经商发了大财。在发大财的同时,他还发扬老有所为的精神生了个小儿子。这个小儿子就像当今的好多富二代一样,从小不务正业,顽劣淘气,挣钱一个不会,花钱倒像流水。最让范蠡担心的还是自己的二儿子——脾气暴躁不说,还往往仗着老子有钱欺负人。不知是范蠡溺爱儿子,还是儿子屡教不改,总之有一天,二儿子闯了大祸,在楚国杀了人,按律秋后问斩!爱子心切的范蠡当即做出了一个违背天理的决定——让小儿子携带千两黄金去楚国营救哥哥。但是范蠡的大儿子不同意,他认为让顽劣不堪的三弟去楚国,多半会害了二弟。如果让自己去的话,成功几率会比较高。范蠡基于自己的考虑,却说什么也不答应。于是范蠡的大儿子的缺点——固执——暴露出来了。他提出,家里有这么大的事情,不让我这做大哥的去,分明是说我不肖嘛!我这么不肖,还不如自杀的好!估计这位范公子有过自杀的先例,范蠡怕他想不开,加上范蠡的妻子也在旁边历数小儿子的劣迹,说大儿子办事能力强,范蠡最终答应了大儿子。为稳妥起见,临行前他交待大儿子到楚国后,一定要把千两黄金和自己的亲笔信交给自己的朋友庄生,任凭庄生处置。不出意外,他必能救你二弟的性命。
救人心切的大儿子很快赶到楚国,找到了庄生。但一见之下,不禁凉了半截:庄生实在太穷了。虽然他谨尊父命把信和黄金交给了他,但心里总是不放心。于是便悄悄留在了一个朋友家,以备庄生不济时再想办法。但他哪里知道,庄生虽是个穷儒生,但却是楚国上至国王下至百姓都尊敬的人。第二天,庄生便找到楚王说,自己夜观天象,发现天上有灾星划过,不利于楚国,所以必须及时施行德政。楚王向来信服他,当即下令实行最大的德政——大赦天下。
也就是说,杀了人的“范二”不用偿命了。换言之,范蠡一家人的目的达到了。但范蠡的大儿子却再次找到庄生,要他把一千两金子还回来。因为他认为,遇到大赦,他弟弟本来就该出狱,那一千两黄金岂不是白送给庄生了?庄生倒是没耍赖,但把金子还给对方后,他再次找到了楚王,说:“大王,现在外面很多人都在议论,说陶地的富翁陶朱公为营救自己的儿子,派人用重金贿赂了大王左右的人。也就是说,人们怀疑大王大赦天下并不是真正体恤楚国人,而是为了开释陶朱公的儿子……”楚王一听,立即说道:“这好办,我们先把朱家的儿子杀了,再大赦天下,传言定会不攻自破!”说罢,楚王吩咐手下立即处死了“陶二”, 范蠡的大儿子最终只能带着弟弟的尸首回到家中。
全家人涕泪横流,范蠡却笑着说:“我就知道老大一定会害死老二。他不是不爱弟弟,只是从小跟着我四处奔波,吃了太多的苦,知道生活的艰辛,知道赚钱不容易,所以把钱财看得很重。可是想营救犯了法的人,不花重金怎么行?我本来想让老三去的,他一生下来就在蜜罐子里,哪里知道钱财来之不易?千两黄金对他来说扔了都不觉得可惜。可老大做不到这一点,最终害了弟弟,这是情理之中的事,他还没出发我就有心理准备了,你们也不要太难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