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代社会有两大主流思想,一个是“娱乐至死”,一个是“消费主义”。
无论是哪一个,都和读书没什么关系。
网络的发达和移动设备的普及,让人们的阅读量大大的的得到了提升,然而这阅读量只和信息相关,和知识无关。
人们爱看的是让大脑能够兴奋的各种新闻,是刺激消费的各种内容。
碎片化的阅读让人们越来越浅薄。
这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在《深阅读》这本书中,提到日本在2000年的时候统计到,15岁以下的儿童中有44%的人从来不看书,甚至杂志和漫画都不看。
作者斋藤孝对日本人当下不爱读书的现状痛心疾首的发出了呼喊:
读书吧!
2
从功利的角度来讲,读书的价值或许根本不存在。
读书不能让你变的更有钱,读书也不会让你得到名利。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也许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谎言。
读书并不会给我们带来实际的好处,那么读书是为了什么。
在这一点上,斋藤孝是有些回避的,我想他也很清楚,读书并不会给人的物质生活带来显著的变化。所以斋藤孝强调的也是精神的力量。
在作者看来,读书有两大功效。
给人强大的精神动力,包括对目标的坚定,对理想的坚持,对痛苦的承受,对人生的不放弃。
帮助人去解决心理上的两个根本问题,孤独和空虚。
而这些功效的达成,离不开读者对学习的追求,对自我不断提升的要求,从书中拓宽视角,学习古今中外的方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他人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去理解人的心灵。
3
对应书籍的作用,作者将书籍分为三种:
获得信息的工具书,
慰藉心灵、解决孤独的书,
和丰富精神解决空虚的书。
相应的,作者也给了一些找书的方法:
多逛书店,
在报纸和杂志上留意别人推荐的书;
读一些入门级别的“文学指南”,通过别人的评论和推荐去找书;
阅读电影的原著;
找同系列、同出版社、同一个作者的书;
阅读名人传记;
看书籍的排行榜。
4
除了好的书,作者也特别强调避免看一些“坏书”,主要是只为满足读者煽情、搞笑或励志等需求而毫无内涵的书,比如网络文学(有固定的情节和发展模式),也就是我们认为的“爽文”和“鸡汤文”,除了让你的精神愉悦,毫无其他价值
这让我想起了曾经有篇文章里提到的书籍分类法:
最底层的就是那种让你感觉很爽的书,读起来特别顺畅特别舒服,一点都不用动脑子,放到现在也就相当于几十篇热门公众号文章的合集,《盗墓笔记》算是一种吧;
第二层就是你读起来也不费力,但是有所收获的书,就像作者说的工具书,比如《饥饿的盛世》对历史的解读,比如《优秀的绵羊》对精英教育利弊的阐述,比如《深阅读》中对找书的方法介绍;
第三层是读起来很费劲也很费解,甚至和你原有的价值观相互矛盾,比如我最近在读的《社会性动物》和《治大国》,第一遍就很难读下去,更别说对作者观念的深入理解了。
5
此外,作者也介绍了一些读书的方法。
自问自思:也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带着问题去读书。为什么读这本书,作者想讲的是什么,作者怎么讲的,作者讲的对不对,有没有其他观点。
朗读出来:这个主要是父母对小孩读书习惯的培养,可以先从讲书开始,让孩子对故事感兴趣,让孩子通过声音的变化去感受情绪。
利用好书架:通过对书籍分类,也对自己的知识进行分类,从而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一天一本:主要是坚持读书,以及对不同的书采取不同的阅读速度。这里没有明确的方法,要根据自己读书目的来看。
输出:能否把书的内容向别人说清楚,也就是读完一本书之后,自己到底有多少收获,要总结和输出。
第5点是我非常赞同和下一步要学习的。过去自己想着把书的框架做成脑图,既记录了知识,又方便自己去查询,但这样做第一是费时间,一本书完整的做一个脑图大概要3-4个小时;第二即使做成脑图了,也不过是把知识从书上存到一篇文章里,自己的精力耗在了复制粘贴上,却忽略了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所以接下来,自己要做的是输出读书笔记。带着思考去记录,哪怕一本书自己只记下了10%的观点,但这也是自己真正的输出。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6
最后,记录一下作者推荐的一些书籍。
《三四郎》
《从此以后》
《门》
《金色梦乡》
《重力小丑》
《龙马风云录》
《44号孩子》
《最后的孩子》
《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斋藤孝的天才传》
《梵·高书信集》
《福利斯特探案集》
《少女无声》(The World Eve Left Us)
《盗城》(City of Thieves,大卫·贝尼奥夫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