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孟子·告子下》31:白圭的心气儿

《孟子·告子下》31:白圭的心气儿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2-11-03 11:58 被阅读0次

    《孟子·告子下》31:白圭的心气儿

    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白圭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真正践行“学为圣贤”的第一任。

    在心气儿上,他敢于同孟子讨论“二十而取一”的税制改革问题,目的就是要同尧舜时代“十税一”的税赋制度比个高下。“二十税一”很显然比“十税一”对百姓更宽厚一些,之所以敢于提出“二十税一”,也间接地表明白圭时代的鲁国农业生产水平较之尧舜时代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非但敢同尧舜比管理社会生产的水平,白圭甚至敢同大禹比治水的水平。

    “丹之治水也愈于禹”——“我”白圭的治水水平也不次于大禹,这已经是低调的说法了,白圭心中的声音应该是“超过”大禹才对。

    孟子的评价是“子过矣”——您有些言过其词了。可见孟子对这种勇于同古圣先贤一争高低的学者,还是很欣赏的。

    孟子进一步指出,大禹治水与白圭治水的不同:

    一、道不同

    大禹治水,那是在他的父亲鲧多年治水失败的基础上,吸取了父亲治水失败教训的结果。

    大禹治水,遵循水的本质属性——“水之就下也”,尊重水往低处流的基本规则。用孟子的话讲,叫遵循“水之道也”。

    白圭治水,所看重的应该是鲁国的利益,所遵循的应该是自己心目中的“道”。白圭心中治水之道的本质是利于鲁国,不为患于鲁国。

    二、范围不同

    大禹治水,考虑的范围是九州四海,是整个天下人不受水患。

    所以,大禹治水“以四海为壑”,把四海作为天下水的最终归宿,作为天下的蓄水池。

    白圭治水,考虑的是鲁国的利益,是确保鲁国人不受水患。从范围上来说,较之大禹考虑的范围小了许多。从效果来看,一定也会比大禹更精准一些。所以,他能生出“丹之治水也愈于禹”的心思来。试想,生产技术在不断发展,治水的范围却缩微到鲁国一个邦国的境地,肯定在细节上会有比大禹更为可圈可点的方面。

    正因为白圭治水的目的是为鲁国谋利益,是确保鲁国人不受水患。所以,他不必“以四海为壑”。用孟子的话讲,他是“以邻国为壑”——鲁国以外的其它所有地方,都可以作为白圭治水的蓄水池。

    西方某个昏君讲“我死之后,哪怕他洪水滔天”,白圭治水,只负责保障鲁国的利益,鲁国之外,哪怕他洪水滔天。

    三、是否产生“逆行之水”

    治水的根本目的是遵循“水之道”,使之无以泛滥。大禹以天下为己任,所以,在全局上都不能出现泛滥之水,才算是治水的成功。

    白圭以鲁国水利为己任,所以,在鲁国境内不能出现泛滥之水。至于鲁国境外,便不是白圭可以考虑的事儿了。孟子讲“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就是在影射白圭治水有让“水逆行”的情况,只不过洪水未必发生在鲁国罢了。

    孟子下面的话更严重——“仁人之所恶也”。不遵循水的本性治水,导致水逆流,形成洪水,这样的事儿是仁人所厌恶的。即便,洪水造成的祸患不发生在本国。

    骄傲这种事儿,放到哪里都是不合适的!为人,还是要低调才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告子下》31:白圭的心气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te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