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故事

作者: 阿媛_d125 | 来源:发表于2020-07-01 15:40 被阅读0次

    余华的《活着》开篇第一句便是“年轻的时候,得了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下收集民间歌谣。”我最近也得了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各处收集故事。

    广场上绿荫如盖,蝉鸣阵阵,一个老人用长长的像拖把似的笔在水磨石上写字。首先注意到的不是老人的书法,倒是老人的模样有些另类。灰白的长发扎了个马尾,灰白的胡须长至胸前,我这乡巴佬没看出时尚,倒觉出几分邋遢及颓废。

    老人倒是很热情,见我靠近,先礼貌地招呼一句“你好”。然后从落在地上的字开始聊开去。聊着聊着,老人亦不写字了,索性专心聊天。

    老人出生于本镇一个名门望族,只是这名门望族久远得找不到一点历史遗迹,我这年龄的人也没一丝印象,但这个七十四岁的老人记忆深刻。其父亲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如今的上海政法学院,与蒋经国同学,南京国民政府官员,一手好字,同时代人称堪比王羲之。其叔父同是上海东吴大学毕业,与蒋纬国同学。因出生背景,也因国民党身份,其父亲被判刑十五年。入狱时老人五岁,家中排行老三,共四个兄弟姐妹。说起这些老人眼眶发红。

    最让人惊讶的是老人随身带着父亲年轻时候的照片。照片就放在手机透明塑料壳的背面——发黄的黑白照片。老人没介绍时,还以为是哪个明星拍了古装照,还诧异这么大岁数的老人也追星。听说这是其父亲,实在难以相信。

    锃亮的发型,奶油小生的脸,不由让人想起《金粉世家》中的金燕西。这是眼前这个不时捋着长须的老人的父亲?再一想其父亲之家世与学历,也就无甚奇怪了。而观其一生,不禁唏嘘不已。

    照片上这个风流倜傥的年轻人,应该尚未经人生的大风大浪,而随后几年,历经几次运动,四十岁入狱,十五年后出狱,遇新的运动,归家不得。72年,61岁客死他乡。老人说直到去年才把父亲的骨灰带回家。照片上这个才华出众的年轻人一生就这么悄然而逝了。不由一声叹息:人生若只如初见。

    老人都是一部活历史,从自家说到别家,兴衰起落都只是过往,他感叹自己还是幸运的,如今还能在这写写字,而多少先人甘与不甘都已经长眠地下了。

    阳光自树叶的缝隙间洒落下来,老人写在地上的字,字迹已干。故事尚未讲完,日已上三竿,老人要回去了。老人提着家伙往回走,看他龙钟的背影,似乎比同龄人更显老态。背负着家族的故事是否过于沉重?

    讲故事的时候,老人一再提及,“不可说,不能说”,或者说自己“老年痴呆”了。意思是说自己胡言乱语,听者听听罢了,不可当真。

    确实如所言,我只是个过客,听听罢了,不当真。只是这繁茂的树上不余遗力地嘶声呐喊的夏虫当真了,叫得那个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xh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