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少年时,不知哪一次抬头仰望天空,便深陷其中了,白云与繁星,悠闲自在,好似我只是下面的一粒尘埃,也许他们曾无数次的在人类的头顶路过,什么也不会留下,只是那么静静的看着。
一开始,强烈的好奇心促使我开始去探知天空的奥秘,记得父亲第一次带我进新华书店,那是为了给我买学习的辅导书籍的,我知道家里没什么钱,但我却不想把钱花在那没用的辅导书籍上,所以最后我买了3本书,《野性的呼唤》、《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宇宙奥秘》,当时父亲可能好奇我为何只买了和学习无关紧要的书,但我没有向他解释,只是说我想看这些书,我很为有一个能够理解我的父亲而感到骄傲,后来我在内心里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往家里拿奖状了。
那3本书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儿童时候,家里没钱,无法给我买太多的书籍阅读,而学校也没有图书馆,我只能把那3本书看了好几遍,也许我的一生都将在那几本书的影响下,在父亲的理解下,走出我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一直庆幸着。
时间飞逝了,少年也快而立,父亲的头发也半白了,健壮的身体经常会出现问题了,可是我这倔强的父亲,依然坚持每天乐观的生活着,很多困难,他都那么的坚韧与平和面对。
作为儿子,我很难过,读书似乎已经被这个时代所厌弃了,每当别人问起有何爱好的时候,我回答喜欢读书,而这个回答总是引来一个莫名的微笑,从那微笑里,我看到了一个傻呆呆的人。有时候我也觉得可笑,我也不知道我的书读哪里去了,除了浅浅的回忆。
社会已经浮躁了,国学成了大家嗤之以鼻的学问,我看不清这个国家繁荣向上的背后,藏着怎样的破败。亲不亲了,书不书了,连山也不是山了。
文化似乎在凋零,可又似乎在涅槃,我很想看清这个社会烦乱嘈杂的下面,藏得是什么东西;
思考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而思考总是离不开生活的,我总是想要弄清生活或者生存的本源目的是什么,是挣钱养家吗?好像不是;是吃穿住行吗,好像有点意思;是单纯的活着吗?也许就是这么无聊吧;是在不断的经历轮回吗?那总得有个说法吧,总不能一直轮回下去吧;是得到解脱吗?解脱去哪,而且我们为何要解脱,何谈解脱;
我想了很多,到最后,我得到一个我自己都害怕的答案:如果有地狱的话,我们所在的便是。
我们从一出生就是残缺的了,像是车间生产出的残次品玩具一样,被丢弃在一个专门存放废弃品的地方。我们一辈子带着残缺的身体与灵魂,不断的去经历活着的苦难。
若是这样的话,是不是当不再残缺的时候,便可以脱离这苦海了呢?
哈哈,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也许佛说的很对,我们生活在一个名叫娑婆的世界里,这是一个充满遗憾的世界,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脱离苦海,达到究竟涅槃,从此远离颠倒梦想,跳出欲界这个牢笼。
哎,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苦难将常伴一身,我也只能守着残缺,去享受那美好的亲情与爱情,放不下何须放下,执着吧,也许下一天,天空将没有鸟儿飞翔,水中没有鱼儿游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