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下班骑电动车回家。刚到大门口,小丰见了,说:“让我趁趁车。”在路上,我问她:“你侄女上高中了吗?”她说:“上初三,还不是你起的名字!”说起起名这件事,我哑然失笑,想起了14年前的那些事。
那年我和丙伟、楠梅、艳宁、小丰教同头课,那时我们五个人都属于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的人。不会刻意为了工作而根本不顾家庭的人,我们觉得: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五个人相处比较融洽,连名字都故意不叫全,丙伟是董丙,艳宁是宁宁,楠梅叫韩楠。有时评讲试卷,一个人把答案抄好,其他人可以照着念,团结协作的比较好。期间发生过很多有趣的事,最有趣的还是给小丰侄女起名而引发的一连串故事。
一天下午,小丰来到办公室,紧急召唤我们四个到一块。我们以为有什么大事要宣布,谁知她一本正经煞有介事地说:“我兄弟家添了个闺女,快该过满月了,还没名字。你们四个帮着起个名字,谁的被选中,我请你们吃大餐!”我们四个愉快接受重任,开始紧张忙碌的起名工作,甚至翻阅词典,晚上还在冥思苦想。第二天上午,我们四个把各自起的名字交给了小丰,等待她一大家子人的抉择。下午到办公室后,小丰宣布我起的名字中奖了,一家人一致同意叫“张子瑜”。
请客吃饭是自然而然的事,经过一番磋商,最终决定去新市场吃凉皮。这个主意主要是宁宁提供的,说新市场那家凉皮如何如何好吃,说的连我和董丙两个不太喜欢吃凉皮的男神都动心了,夸张点说哈喇子都快流了出来。
五个人坐两辆摩托盛不下,我和丙伟载着韩楠、小丰先去;宁宁原地待命,等着拐回来再接。五个人聚齐后,找到那家凉皮店,开吃。吃好后,我们感觉:凉皮除了凉,没有别的味;再加上,那天下午天也很凉,吃了个透心凉回来了。回来都嘟噜宁宁,还撺掇小丰啥时候再补请一次。
听小丰说,子瑜现在洛阳二外上九年级,正在努力奋斗,准备冲刺到郑州外国语上高中。小丰下车时,我开玩笑道:“啥时候侄女考上大学了,记得补请欠我们的大餐!”
时至今日,我和丙伟还教八年级语文;小丰教生物,宁宁在政教处,楠梅去教研室了。虽然见面的机会不多了,但那年因起名吃大餐的事仿佛就在眼前,仍历历在目,因为兄弟姊妹们的情谊永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