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电缆人聊电缆》-金山旧事

《电缆人聊电缆》-金山旧事

作者: 姜地主 | 来源:发表于2023-08-08 07:57 被阅读0次

引子:

与三五线缆好友聚,品美酒佳肴,忆旧时友谊,评古今兴废,叹世事无常。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酒酣耳热,兴至填词。

昨夜津城坐举觞,

你十盏,我一缸,

相逢知己,纵醉又何妨!

红尘不过百余载,

谁年少,不轻狂?

指点江山费文章,

搏云虎,战天狼,

千年往事,日月万古长!

哪个青史留名在,

功名客?痴情郎?

第一章:毕业

对每一个毕业生来说,大学毕业前的最后那段时光,都是最让人难忘的。

正如钱钟书在《围城》中所写:

"大学,是一个充满诱惑和迷茫的地方。毕业前的日子,像一场游戏的最后一关,你不知道以后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啤酒瓶像即将出征的罗马方队,整齐有序的排摆在餐厅巨桌的中央,白酒则赫然矗立在方队的最中央,像即将出征的将军,在啤酒的簇拥下,睥睨着满桌的杯盘,和杯盘边界外的人群,威风凛凛、不可一视。

短暂的骚动喧嚣后,战场上慢慢安静下来,进攻开始了。

砰砰砰,站在最外围的啤酒,最先被敌人砍翻在地,啤酒方队遭到了攻击。

但方队丝毫不乱,在将军的带领下,立刻展开了决死的拼杀,有的三五成群,有的单打独斗,身陷乱战之中,它们与敌人扭着、抱着、搂着展开了肉搏,不惜与敌人同归于尽,战况十分焦灼,惨烈程度令人咋舌。啤酒方队不断倒下,白酒将军也甩掉斗篷,折去盔樱,亲自加入肉搏。

战局愈加不利起来,就在方队堪堪崩溃的千钧一发之际,远处忽然传来哐、哐、哐,哐、哐、哐整齐的步伐声,援兵到了。在酒桌和人群的外围,成箱的啤酒、白酒方队,满山遍野的围将过来,战场中心的困兵立刻精神百倍,战场形势逆转过来。

人群开始辙乱旗靡、丢盔弃甲,终于互相搀扶着做鸟兽散去。

只留下一片狼藉,满城风絮。

这是哈尔滨理工大学电缆专业,班级毕业前的最后一宴。太阳岛上荫荫夏木、松花水边辽阔江天、理工食堂烧饼白粥,哈安市场酸菜白肉,东区背后火鸟烧烤,那漫卷诗书、和着爱恨情仇都随风而去了。

在此之后,每一位同学都将怀揣自己的梦想,奔向远方。

图片

                              天津站

我职业生涯开始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天津。

入职的企业就是天津金山电线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制改革前,叫做天津市电线总厂。之所以选择金山,在当时主要是因为它在天津,离家近。

在这里要简要交代一下金山的发展历史。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天津大昌隆工业社、鑫标工业社、永昌工业社、镜云工业社四家民族资本工业社开始从事电线工业生产。

1950-1956年,国家把这四家企业合并,又并入“继贤”、“魁星”和“东安”等企业,成立振华电线厂,专业从事电线生产。

1956年,公司又与“新中华电线厂”、“利国电线厂”等数家企业联合,成立天津市宏达电线厂。

1966年,在文革中,宏达电线厂更名为天津市工农兵电线厂。

1974年文革后期,企业更名为天津市电线厂。

1989年,以天津市电线厂为主进行资源整合,将包括塑胶线厂、金刚石工具厂、电线二厂等合并成立天津市电线总厂,位于天津南开区长江道22号,直属天津市机械工业管理局。后又进行股份制改造,更名为天津金山电线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图片

第二章:入职

许多年前的天津,7月的清晨,有点微凉。

天津609电缆厂席厂下坡苏式筒子楼的宿舍里,四个刚毕业的大学同学,挤在一间双人宿舍里,四个人两张床,实在是睡不下。于是解开行囊,把从学校搬来的电脑组装好,两个人先去玩游戏,另两个人睡觉,轮流着休息,将将挨到了天明。

腰酸、背痛、疲惫而又兴奋的迎来了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天报到日。

四个同学中,两个到609报道,另外两个是到天津金山电缆厂报道的。由于金山的宿舍还没准备好,只能先和同学挤到609的宿舍中将就一宿。

金山电缆这个工厂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建厂早期,这里周围都是农田。后来,随着城市发展,逐渐被一些棚户区所包围,再后来,部分棚户区改造成住宅小区,于是就形成了棚户区加住宅小区紧紧簇拥着工厂的局面。

位于工厂最北端的车间,打开车间大门,不需通过门卫,直接面对棚户区。也有工厂子弟是住在棚户区的,因此有时候车间里居然能看到小朋友在晃来晃去。

在金山,哈理工毕业的学生真的很多,上到厂长、书记,下到技术员,不下几十人。一赶上公司聚餐,哈理工的都能坐上好几桌,分外感到自豪和亲切。较早毕业的学长,应该是文革前后的那几批,比我们学校的很多老师资历还要老。

天津的工厂有个习俗,男的都统一叫师傅,女的统一叫姐。再加上老国营厂的底子,车间里就像一个大家庭,我们就像家里的孩子,处处被关照和保护。

入职金山后才知道,金山的宿舍是居民楼改造的,为了提高住宿的舒适度,金山特地为学生配备了电视、冰箱和空调,还能在宿舍做饭,这个住宿条件,在2000年前后还是非常不错的,曾经让609的同学们艳羡不已。

图片

工厂宿舍位于厂边居民区的一栋叫做颂禹里的居民楼内,宿舍一共三层,从4楼到6楼,住的主要是大学生。有刚毕业的,还有工作几年尚未成家的。

有一段时间,宿舍楼边上就是天津出了名的“鬼市”,这个“鬼市”属于流动型的自发市场,只要城管不管,就自发形成于周边的胡同里,主要是散摊,售卖一些闲置废旧用品,你能想象的产品几乎啥都有卖,也包括一些不正当渠道来的东西。周末实在无聊了,就去逛鬼市打发时间。

鬼市边上有个小小的二手自行车市场,主要就是从各地贩来、偷来的自行车,在这里贩卖,主打的就是价格便宜。人们从这里把自行车买走,然后再被偷回来,继续售卖,形成一个循环,双方都乐此不疲。

第三章:实习

金山有一项制度,就是所有新毕业的大学生,都要到一线轮岗实习,实习期半年。然后根据实习的情况,来决定人员的分配定岗。

实习后,有几个定岗的方向,一是到技术科,做技术员。 二是到车间做工艺员,三是到静海分厂做技术员。 这三个方向,受追捧的程度等而次之,为什么这样呢?只能说懂的都懂吧。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二车间实习,二车间属于橡胶电缆车间。车间的师傅很少往死里使唤你,但是基本的眼力劲儿是要有的,早上一到岗,先去给办公室打开水、做卫生、墩地,然后才开始一天的实习。最先实习的地点就在混橡工序,密炼机、开炼机一开起来,会有很多的粉尘升腾弥漫起来。 车间工人们都会象征性的戴上口罩。 但是再怎么保护,一个班儿下来,从头发、眉毛、衣领一直到鞋面,都会蒙上白茫茫一层灰。午饭之后,师傅盯的不紧,我们就偷偷溜回宿舍睡个午觉,但是一身白灰,哪敢直接往床上躺,只能把被子掀到一边,躺在床架子上打个盹儿。

三车间是挤塑车间,在车间实习时,主要干一件事就是跟班“上料”,那时的挤出机自动吸料功能还没有普及,需要人把塑料扛到料斗边,然后倒进料斗里。夜班时,台车长安排好工作后,嘱咐好有事就去喊他,自己就拿个军大衣找地方偷偷睡觉去了,留下我和辅助在机台边。

在当时,夜班偷懒睡觉,是很常见的,工人有各种办法找出时间去睡觉。 工厂虽然每天监控用电量、夜班巡视,其实都不是很管用。很多管理人员也亲自在一线干过,对于工人的状态都很了解,很多时候都是彼此心照不宣,只要按时完成订单,也就睁一眼闭一眼的过去了。

跟班实习,给了我一些经验,比如车间的夜班和白班生产状态是不一样的,有新产品开发,尽量放到白班。车间里的台车长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哪个师傅水平高,哪个师傅水平差,也能做到心中有底,后来新产品试制时,也是受益不少。

第四章:值班

金山有一项制度,就是干部值班。

像我们这种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都算干部,会统一安排轮流值班,大概一个月能轮上一次。值班后可以休息一天,如果不休息就算加班,加班会多给20块钱。

值班怎么值呢?

公司要求是晚上要在工厂内巡视,有重要问题及时向更高的领导汇报。

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呢?

下班吃完饭后,就去澡堂洗个澡,然后在办公室待着,晚上11:00后,到公司南门和北门检查一下并签字,然后就回办公室玩游戏、看电影、休息了。

公司是不允许在电脑里装游戏的,可是也没有手段防止,慢慢就形成了民不举、官不究的样子。

2000年前后,好玩的游戏就有很多了,比较经典的老游戏有《英雄无敌3》,即时战略的《帝国时代》、《星际争霸》,还有刚刚兴起的CS。

图片

                          英雄无敌游戏

英雄无敌这个游戏玩起来其实很上瘾,一张特大地图玩一宿都玩不完。赶上值班,就可以酣畅淋漓的玩一晚。记得当时把游戏一开,往电脑椅上一躺,找个军大衣,从膝盖一直盖到脖颈,一局游戏可以一直玩到天亮,连厕所都不上,有点后来网吧包宿的感觉。早上交班前,整个人要缓好久,才能从椅子上爬下来。

再后来,就自己买电脑,在宿舍组局域网,打联机的《帝国时代》,有时2v2,有时3v3,这个游戏有个特点,由于是即时游戏,非常耗费脑力和体力,有时候连续打上一天,整个人都会感觉头晕脑胀的。

图片

                          帝国时代游戏

记得有一次是2V2,我和我们队友,把对方的盟友都灭掉了,大部队把敌人围在一个角落里,疯狂进攻,可是不管怎样就是不能把敌人干掉,总有源源不断的敌军骑兵,从角落的城堡中冲出来。 于是派人踹开对方宿舍的大门冲到电脑前去看,这家伙居然在作弊,输入作弊码,就能无限产生骑兵,于是将其“痛揍”一顿后,罚他请我们吃饭。

值班,在正常情况下,都不会有事发生。但是有一次偏巧赶山我值班,出了大事。

记得那是一个闷热的夏夜,10点钟左右,工厂里一丝风也没有,整个车间就像放进蒸锅里的馒头,热的无处可躲。二车间成缆工序,已经完成夜班交接,工人们用苕帚把车间地面清扫干净,然后用湿墩布把地面墩湿,再打开风扇,希望能够稍微凉爽一点。

成缆工序老式的成缆机,有一段沿地面敷设的传动轴,正常情况下这段传动轴都会被隔离起来,可是那晚上就很离奇,那个女工不知什么原因,被传动轴卷了进去,从手到胳膊,连着肩膀还有工作服,都被卷到传动轴上,人被发现时,机器还在运转,人已经奄奄一息了,我也被紧急通知赶到现场。

很快120就赶到了,可是整个人都被卷在传动轴上,人根本拆卸不下来。于是119带着拆卸设备很快到厂。

119问:“现场谁做主?”

我立刻站出来说:“我!”

119问:“要救人,就要把传动轴两端锯断,连人带轴一起送医院。现在要锯轴,你能做决定吗?”

我没有犹豫:“锯,救人要紧。”

120拉着伤员赶往天津总医院,很快消失在夜色里。后来,我知道受伤员工的的生命保住了,但是手臂永久的受到了伤害。20几岁正值妙龄的年纪就要面对这么残酷的现实,实在让人难过。

第五章: 日常

我的职业生涯里,让我钦佩的人不多,偏偏郑总就是一个,而且是我的直管领导。

郑总并不是哈理工毕业的校友,我入职技术处时,他却在做技术处处长,业务能力可见一斑。

郑总是个极有智慧的人,各部门的关系都处理的很好,在他带领下技术部的工作也很好开展。 虽然郑总是个直脾气爱发火,但发火,都发在点子上。交代工作思路极清晰,讨论问题直指要点。从不背后搞小动作,这一点让我很钦佩,在和他一起工作的那些年,对我的帮助很大,由此养成的习惯,对我以后的职业生涯,也助益良多。

金山的工人,午饭是从11:30开始的,干部要12:00开始吃。 不忙的时候技术部都会把着点儿去吃饭,绝不会浪费一分一秒。 因为吃完饭后,男同胞们大都挤到郑总办公室打扑克。

办公室只有一张茶几,围着沙发坐下,只能打一桌。因此,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上牌桌的,尤其人多的时候,要轮着上。不能上的,就围着沙发观摩、品评加起哄。

那时候主要玩的就是一种叫做“拱猪”的扑克,“拱猪”讲的是两两配合,考验的是个人的记忆、逻辑判断和察言观色的能力,对个人的要求是满高的,同时对搭伙配对的一方要求也高。

打牌时,一旦打出臭牌,就会遭到敌对一方的“奚落、嘲讽”,收牌后,还要进行思路探讨和总结,也会出现各种剧情反转,互相“奚落”,再加上看牌的人起哄,气氛非常的热烈。

由于赛事比较热烈,我们的总工、采购部的同事,也常凑过来过过隐。那段时光,在我后来工作后就很难再有,有时候甚至有点怀念。

第六章:工作

虽然一直都没讲工作,但是工作的事是一点也不敢疏忽。

我入职金山时,金山的产品线以电气装备用线为主,比较有技术含量而且赚钱的就是机车线。那时的机车线领域,金山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当时这个领域里有一种说法,叫做:“北有金山,南有南洋”。和现在机车线领域的市场格局,完全不同。我当时负责一部分机车线的工作。

巅峰时期,技术部每年新产品评估,每个人都要搞好几项,这在当时也是很了不起的。现在,那些当年和我一起做项目的同事,大都星散在全国各大线缆企业里,担任着各种“总”,只有见面喝酒吹牛时,才能共同回忆一下当年的峥嵘岁月。

金山的工资收入并不高,毕业刚入职只能拿到1000多元。我还记得当时工资里有一个分项叫做岗位工资,是275元,我们是大学毕业按干部工资算,所以给的高。 很多工人看到了就很不满意,总嚷嚷着:“我们在这已经工作好多年了,岗位工资还没有你们刚来的高,不公平。”

开始,我们还给他讲道理,但是发现根本没法沟通,后来也就那样了。

如果只靠这点工资,在大城市里生存,还是有点艰难的。

当时,公司里对技术人员有一个私下的补助,由技术部发放,会根据你的表现优劣,来发放奖金。如果你当月做的好,领导在发钱时,会偷偷告诉你,你是这个月最高的。每每这个时候,就感到无比的高兴。并不只是因为钱,你的工作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这种激励和价值认可,其实作用更大。

有了奖金的加持,很快就抛弃了BP机,买入了人生的第一台手机。

图片

当时市场上最流行的品牌是Nokia和摩托罗拉,记得当时有个牌号叫Nokia3210,风靡一时。

图片

而我买的是摩托罗拉的7689,当时买它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是第一款蓝屏手机,觉得很拉风。

图片

后来又陆续换成三星T-108,这个电话有个特点,一旦来了电话,会有人声跟你说:“来电话了”

,这个功能当时也是市场上是独有的,感觉很拉风。

后来又有了彩铃、照相等功能的手机,换的太多,就记不太清了。

很多的细节都模糊的不可记述了,但那段时间无疑是最无忧无虑、欢乐畅快的。

第七章: 机遇

在技术处工作几年后,忽然有一个机会,我想试试。

当时金山有一个车间,叫做线束车间,专门给Otis做电梯线束的,按着Otis的图纸和要求,直接做成产品,装箱发客户。

这个车间一开始是由挤塑车间代管的,由于线束车间的工人,主要都是临时工,这些临时工大都是公司领导的亲戚朋友,管理起来总是有各种问题。另外由于不够重视,供货时间和质量总是有各种问题。

为了提高管理水平,满足客户要求,计划独立出来,要在厂内招募一个车间主任。

做这个车间主任有一个好处,可以锻炼自己管理能力。还有一个坏处,就是技术处的奖金就再也拿不到了,只能靠工资生活,生活会拮据起来。

经过再三权衡,我决定去争取这个机会,也如愿以偿的成为了线束车间的主任。

Otis的图纸有一个特点,就是乱,版本错误、设计错误非常常见,乱到让我怀疑Otis是怎么生存下来而不倒闭的。这就需要很好的图纸管理和沟通,这一点倒也难不倒我们。

线束车间成为一个独立的车间后,为线束车间供线的三车间,就由原来的主管方,变为现在的配合方,其间的供货难度立刻就增大了,这就需要更加精准的预测,和密切的协调。

另外我们也做了一些变通,为了应对原材料供应不稳定的情况,我们车间采用不定时工作制,原料没来,可以不来上班。 有时候原料下半夜来了,工人就半夜来公司上班赶工。 当时有些家属不理解,就闹到公司,甚至打电话到劳动局投诉,这些都有遇到过。无论如何,我的方法在各种困难的约束下,能够保质保量交货,让我的客户满意,还是让我很欣慰。现在想想,也确实有很多做的不妥的地方。

外部的困难还算好解决,下一步就是解决内部的问题了,这也是最棘手,最难解决的,全公司都看着你呢,这些临时工你要怎么管?

其实,方法也不复杂,首先先把工资结算方式改为记件,让多劳者多得,调大家的积极性。

其次,进行岗位培训,然后考核,不达标的,再培训,实在学不会的就辞退。精简队伍,提高效率。

这样,有些不好好干活,混工资的临时工就被辞退了。这些人里,也有领导的亲戚朋友,我只能假装不知道,这也给自己埋下了一些隐患。也有一些被辞退的临时工,原来就是社会上的混子,还会采取极端行为,喊着:“你断我财路,我就断你生路”,下班在厂门口堵人,上演全武行。

现在想想,在线束车间的两年,对自己的工作还是满意的。基本实现了对外满足客户需求,对内实现了多劳多得。当然也有很多遗憾,不过有得有失,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既然选择的上路,就只管风雨兼程吧。

这么做了2年,因为我们的电缆成本偏高,线束业务也不能给公司带来预期收益,于是公司决定关闭线束车间,我就又回到了技术处工作。

第八章: 离职

一转眼在金山已经做了7年时间,先后做过技术员、后来负责过一段时间的对外贸易的新品开发和技术支持,再后来又到线束车间做过车间主任,然后又回到技术处。

做过技术、干过销售支持,又做过车间管理后,再回到技术员的岗位,感觉一切又回到了原点。收入虽然还可以,领导对我也不错,与同事们相处也很融洽。

不过,开始觉得哪里都不对劲了。

也许结婚生子后,用钱的地方增加了吧。

也许是感到自己的职业生涯,遇到天花板了吧。

于是决定跳槽,换一家公司。

当时就仔细分析了一下,研究来研究去,感觉只有去外企,才能解决问题。

而自己和外企的要求其实还是有差距的,专业知识咱还是有自信的,唯一的短板就是英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咬咬牙就报了个EF(英孚)的学习班,EF(英孚)的在当年并不便宜。

当时英孚的课程有个漏洞,它一期课程有两门课,一门是face to face,一门是life club。 life club是不收费,且可以随便约。 所以当时每天下班,几乎雷打不动的就去上这个life club,免费的吗,不上白不上,再加上脸皮厚,很快就和这些外教打成一片,face to face的课读完了,就找各种借口不开下一期,省的花钱。 这么维持了一年时间,英语的听力有了一些提高,磕磕绊绊的可以和老外交流了。

可巧那时天津一家外企通过猎头找到了我,经过层层面试,最终拿到了offer,于2008年5月离开了工作生活了7年的工厂。

后来在加铝、通用电缆、百通工作,直至自己创业,主要还是靠在金山时打下的基础,让我在电缆行业里敢于面对挑战,敢于承担更大的责任。

地主说:

最近在看肖全拍摄的《我们这一代》,很有感触。镜头下,窦唯还是满头黑发的清秀少年,崔健的眼袋也还不算特别明显,顾城、三毛还没有自杀……

这是一个时代的肖像,是众生的写照。但一切都流逝得那么快,像是时间本身,只有最敏锐的眼睛和最敏捷的手可以把握到这些瞬间的‘闪现’,把它们通过取景器、快门和黑匣中的银盐固定下来,而这些就是我们对一个时代残留的纪念。

用吕澎的话来说,“这些肖像不是真神,而是一个个满面尘埃、甚至遍体鳞伤的个人。他们欢乐,悲伤,希望,绝望;他们思想,迷茫,骄傲,沮丧;他们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塑造自己,改变自己,用诗歌、小说、绘画、电影、舞蹈、音乐、图像来影响社会,成就自己”。

这又何尝不是我们这一代电缆人的真实写照呢!

正因为在电缆行业这么真切的生活过,我因此知道生命是真实的,生活是鲜活的,电缆是有温度的,人间是值得的。即便我只是亿万个生命中平凡的一个,我也尽量散发过自己的光彩,我的存在有我的重量,我牢牢掌握着自己的人生,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过痕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电缆人聊电缆》-金山旧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wdn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