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成人肠道中携带有大量细菌(约500~1000种细菌)。
肠道正常菌群参与肠腔内碳水化合物(包括纤维素)、氨基酸、脂肪、胆汁、胆固醇、激素、维生素等物质的消化、分解、合成和吸收。
合成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类如尼克酸、叶酸、烟酸、维生素B1、B2、B6、B12及营养物质,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及肠黏膜细胞的营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
肠道微生态的构成及特点
肠道正常菌群还可以刺激肠壁的免疫器官,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
此外肠道正常菌群定植于肠黏膜上皮细胞,通过占位、营养争夺及产生的短链脂肪酸、醋酸、乳酸、小菌素、过氧化氢等来抵抗外来菌的定植(称为定植抗力)及生长。
酸性代谢产物可降低肠道pH值,激活肠道免疫系统,对维持肠屏障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可见,正常肠道菌群与肠黏膜屏障相互影响构成了完整的肠道微生态系统。
二
肠道微生态与肝脏的关系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器官,80%的血供来自门静脉。
门静脉血富含自肠道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同时也含有肠道细菌产生的各种代谢产物、微量的肠源性内毒素及肠道易位的细菌。
少量的肠源性内毒素和(或)细菌可刺激肝脏枯否细胞,使之保持“觉醒”状态,保持较强的吞噬潜能。
肝脏的多种生物功能均与肠道菌群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肝脏分泌的结合型胆汁酸在小肠对肠道的外籍菌(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游离型胆汁酸在大肠内通过调节pH值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另一方面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对肝脏的脂肪、蛋白质、糖、维生素、激素等代谢过程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双歧杆菌等的酸性代谢产物如乙酸、丁酸等通过肝脏的转化作用参与宿主的能量代谢。
肠道有益菌通过其酸性代谢产物还可降低肠道产氨、产尿素酶细菌的生长,并可利用氨作为氮源合成蛋白质,减轻肝脏的解毒负荷。
此外,肠道免疫反应释放的大量促炎细胞因子、肠源性内毒素可以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激活肝脏免疫细胞如库普弗细胞等,释放一系列炎症介质,进一步对肠黏膜以及远端组织器官造成影响。
胆汁酸、尿素、激素、药物等物质还可进行肠肝循环,即经过胆汁排泄到小肠,在小肠转运期间被重新吸收,经门静脉返回肝脏,肠肝循环可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而胆汁酸、尿素在此过程中又可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可见,肝脏的多种生物学功能与肠道正常微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