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皇帝全传》
作者:善从
内容摘录:
1、宋神宗赵顼档案:
生卒年:1048~1085年
父母:父,英宗赵曙;母,高氏
后妃:向皇后,朱皇后,陈皇后等
年号:熙宁,元丰
在位时间:1067~1085年
谥号:圣孝皇帝
庙号:神宗
陵寝:河南永裕陵
性格:敢做敢为,宽厚谦逊
2、宋神宗名叫赵顼,是英宗的长子,宋王朝的第六位皇帝。他执政之后,致力于革除弊政,以期富国强兵。不过他意志不坚,变法没有贯彻始终,最后也没有实现宋王朝的中兴。
3、宋神宗,庆历八年(1048年)四月生于濮王宫,初名赵仲,是英宗与高皇后之子。1066年12月,缠绵病榻的英宗册立长子赵顼为皇太子。次年正月,英宗病逝,赵顼继位,即宋神宗,次年改元熙宁。
4、神宗即位时,年仅20岁,正血气方刚,很有锐意改革、兴利除弊的斗志。此时北宋王朝已经走过了百年历史,许多政策的弊病和社会问题都凸现出来。在国内,积贫积弱的局势日益严重,社会矛盾尖锐,各地起义不断;在边境,辽和西夏虎视眈眈,宋朝不仅边防疲弱,而且每年都要给辽、夏两国巨额的“岁贡”,国家早已不堪重负。神宗深知,必须用激烈的方式革除弊政,才能真正实现大宋王朝的中兴。他一上台,就下求言诏,广泛听取建议,并决心寻找一个有胆识有才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完成改革。在众多大臣中,神宗看中了才识卓绝的王安石。
5、神宗在治内的同时,也非常关注宋朝的边事。他一反宋朝自真宗以来对辽与西夏的妥协退让,以强硬的态度对付虎视眈眈的邻邦,并立志要统一中国。他在位期间,亲自主持了两次大的军事行动,一次是对交趾的反击战,一次是对西夏的讨伐。
6、元丰五年(1082年),神宗在银、夏交界修筑永乐城来屯军,想要困住兴州的西夏军。不料西夏出动了30多万大军围城,永乐城失陷,宋军将校伤亡200多人,损失民夫工匠20多万。战报传至汴京,神宗临朝恸哭。他从此也失去了斗志,继续维持着原来对西夏的纳贡和议。神宗对西夏用兵失败,精神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此后他的身体就越来越差了。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38岁的神宗就英年早逝了。他10岁的儿子赵煦继位,即宋哲宗。神宗死后,葬于河南永裕陵,谥号“圣孝皇帝”,庙号“神宗”。神宗在位18年,他有心改革,想把大宋变成盛世强国,却最终力不从心,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他死后不久,母亲高太后就彻底废除了新法,毁掉了他倾注一生的心血。宋朝从此也日益衰落下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