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过年听到最多的话,莫过于“么年味”。
无论大人小孩,似乎都觉得过年没意思。除去三年疫情的影响,我想,还是因为物质发展太快了。
小时候,我不喜欢过年,是因为家里穷,过年没有新衣服穿。而现在,什么时候想穿新衣服,便自己去买了,而且还是挑三拣四的买。
记得一个朋友说自己想给孩子买个礼物,问孩子最想要的礼物是什么,孩子想了半天竟然想不到要什么。后来她说,自己回想孩子之所以这样的原因,还是因为平时孩子要什么,即使当时没买,过后也都给孩子补上了。所以,孩子哪有什么最想要的礼物!
除物质保障之外,电子产品尤其是手机的影响也是没有年味的罪魁祸首。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各人拿着各人的手机,刷视频的刷视频,打游戏的打游戏,虽然人聚在一起,但是完全没有精神上的交流,哪里来的年味?
还有,就是交通的便捷。小时候的亲戚,一年见不了几次面,靠着过年才相聚,所以特别欢喜。而现在,除住的集中之外,交通的便捷,让每个人,想见的人,立马就能见到。即使见不到,还有视频通话。所以,相聚就显得少了些期盼。
小时候,虽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但是一家人聚在一起,欢欢喜喜的谈天说地,物质虽然贫乏,但精神却很丰富。
我不止一次在课堂上说过,物质发展太快,而精神建设没有跟上,所以呼吁孩子们多读书,不要玩手机,不要打游戏,静下心学习,充实自己。
年,也一样,如果大家的物质都很丰裕了,那何不停下脚步,放下手机,一起坐下来聊聊天,谈谈心。重拾传统习俗,重学传统礼仪,我想,年味不会像现在这样背大家嫌弃的。
年味,还是要靠大家去创造和维护的,它不会自己从天而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