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休息时间,我坐在教室的一个角落里,就听到芒果小朋友在教室门口大声的喊到:喝水了,喝水了,小朋友们快过来喝水。我抬头看向她并向她点头示意做的太好了。听到喊声以后几个小朋友陆续放下手里的玩具出去喝水了,还有几个没有动,我本想提醒一下他们,结果就看到芒果直接把水壶给拎进来了,给每个小朋友放到手里让他们喝。喝完水后她还认真的去检查每个小朋友的水壶是否真的喝了,喝的量够不够,喝的好的她还会夸夸那个小朋友,喝的不好的她会告诉我。
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原来这么简单!观察着这一幕幕,心中有些感触,孩子的容忍度其实比大人强多了,我们有时候叫孩子喝水,孩子要是不动,可能会大声的再叫几次,再不听就开始批评指责孩子了,可我观察到的孩子她们很少在别人没做的时候去发脾气,去指责,反而在做好的时候会去鼓励别人,我们真应该向孩子们学习!
最近发现有好几个小朋友有一些习惯需要改正,老师,家长总说也不听,道理也讲了无数次了,就是不见效果,所以我最近想到了一个办法,把这些事情分配给没有做好的几个小朋友,让他们来负责这件事情,他们是小组长,来管理这件事情。比如芒果不爱喝水,所以我让她管理喝水的事情,彤彤不爱打招呼,我让他管理看哪个小朋友最爱打招呼的事情,小宝每天都带玩具到学校,我让她管理小朋友带玩具的事情,开心总是学不好的行为,我让他负责管理监督谁学了不好的事情,点点总爱动手推人我就安排她监督谁推人了的事情,还有负责午睡的,负责排队的,负责手玩具的等等。同时他们组长都有权利给表现好的孩子打✔,集满多少个✔以后可以得到奖励。我发现自从实行小组长管理制度后,老师轻松了很多了,孩子们都更愿意听组长的话,最主要是需要调整行为的组长们因为身份的不同,开始自觉主动的去调整自己了,这比老师天天声嘶力竭的喊好太多了。
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原来这么简单!这就是逻辑层次这个工具的妙处,当孩子的行为需要调整的时候,我们不能总在行为这里不断的去纠结,我们传统的办法希望孩子改变某个行为,就不断的去讲道理,说教,指责,批评,威胁,希望孩子改变行为,往往效果甚微,或者就算孩子当时做了很快又犯了。
爱因斯坦说:没有一个问题能在同一个层面去解决。
当孩子行为出了问题,我们都要站在高于这个层面去处理问题,比如能力层,孩子做不到是孩子能力的问题吗?那我们需要做的是提升孩子的能力,是去帮助孩子,引导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有些时候是孩子的信念价值观问题,一般到了这一层处理起来就相对复杂一些了,我们要先改变孩子的价值观了,比如有的孩子就是特别会照顾别人,帮助别人,我们会发现在她的价值观里面就是有觉得帮助别人是好的,人应该互相帮助的价值观,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所以我们要去探寻孩子的价值观。那上面一层就是关于身份了,我们做的组长的管理就是让孩子们用身份去管理自己,当他们的身份变了,他们的信念也变了,自然行为也就变了。
比如芒果成为组长了,她就会觉得自己应该在她管理的这个部分做好,只有组长自己做好了才能去管理别人,所以她的行为就会变化,自己就会去主动关注自己喝水的情况。其他孩子也是一样的,当他们做到了以后,得到了肯定和认可,他们的感受就会特别好,感受好了又会促进他们继续做好,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就建立了,一段时间之后习惯就养成了,就算没有这个头衔支撑也没有影响了。
所以我们要想孩子自己管理自己,不用扬鞭自奋蹄其实没有那么难,我们只要找到原因了,就一定可以解决的。比如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习惯问题,做作业问题等等,其实都不是问题,我们需要去了解孩子,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改变他们而不是我们习惯的方式。
懂比爱更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