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书法之花
把民族文字上升到美学高度的民族,放眼世界唯中华民族而已。炎黄子孙对汉字书写的重视是有目共睹的。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民族文字演变发展史。近代以前,不同历史阶段的统治者及文人墨客对汉字书写的重视姑且不谈。仅就中国近代时期而言,国人对汉字书写的重视再现高潮。
自从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文明不断传入中国,“西学东渐”之势愈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以至于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有所谓学者提出废除汉字,全盘西化的荒谬主张。然而,中国近代时期,书法表现了旺盛的生命力,受到国人的重视,书法大家灿若群星。
中国书法在民国时期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碑帖俱兴,百花齐放,各体皆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发展。当时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都写得一手好字,书法成为那时人们必备的技能和修养,不少社会贤达在书法创作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有些乃至成为风格突出,成就卓著的书法家,获得社会上的普遍的尊重。
众所周知,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的时代背景。民国时期涌现出的一批批书法大家与当时国人在西学日益受到重视但也重视书法教育的大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仅就“一九三八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训令各种省教育厅转饬各校注重习字”历史材料谈点感想,希望对当下书法教育与汉字书写有丝毫启示作用。
教育部訓令各種省教育廳轉飭各校注重習字
民國二十七年五月一日漢口電,教育部訓令各省教育廳雲,查習字一科,雖為國語教學之一部門,但關係天修學及應用者甚大,吾國文字歷代相傳,由來已久,在中國文化上實具有高尚藝術之價值,而文字之勢力,不特流布最廣,且能旁及諸國而同化之,其功用之偉大,有如此者,而今日一般青年,往往為求一時之便利,率多廢棄毛筆,慣用鋼鉛,殊不知中國之筆,宜於中國之紙,相互為用,而善兼收,且社會一切事業之紀述,尤多通用毛筆,而學校方面,反未加重視,致一般學生,於畢業後服務社會,對於毛筆之應用,未能盡合於事實上之要求,實深惜之,際茲非常時期,一切設施,均應檢討過去之缺陷加以補正,就就經濟之原則,自求生產,特此通令各廳,轉飭所屬各級學校,嗣後小學應遵照學校課程標準,注重習字,小學畢業,以能寫正楷及通俗之行楷為主,國中高中注重楷書及行書,均以毛筆書寫為主,每週應於自習時間,規定若干習字時間,一切試卷及正式錄寫,不得用鋼筆及鉛筆書寫,高小以上各級學校之入學試卷畢業試卷,尤應嚴予注意。庶可革惡習而宏效用,切切此令。
由材料可知,民国时期教育部重视汉字书写的实用性即服务社会。目前,我国现在正在复兴传统文化,书法热一浪高过一浪。国家教育部也多次发文要求各地各学校重视作为传统文化重要部分的书法,勿庸置疑,在国人汉字书写能力日渐式弱的大背景下,教育部规定各中小学要开设书法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