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是计划要把某本书看完的,结果一个QQ/微信信息弹出来,你就打开看了;信息看得差不多了,傍边有人喊你去做XX事情,你又不好拒绝,于是就跟着去做了;然后回来发现某人在看电视剧挺好看的,又被剧情迷住了一个小时。该吃午饭了,人是铁饭是钢,还是先吃饭吧。吃完饭了,发现看书是看不进去了,打会儿游戏消遣一下,几个小时过去了。感觉累了,就休息一会儿,一觉睡到晚上七八点,吃完饭跟家人闲聊会儿,发现一天的时间基本上已经过去了。但是心里产生了一种焦虑感,这一天啥正事儿都还没做呢?就决定挑灯夜读,决战到天亮。强迫自己也要看多少页,实际上这仅仅是浏览完了,根本没有消化掉。而熬夜后,导致第二天还起不来,然后重复这样的恶性循环。
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版本,但是最终的结果都差不多,一天过去了才发现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儿。其实在上班时间还好点儿,特别是假期(过年回老家),你的注意力时时刻刻都有可能被打断,然后假期结束之后发现很空虚。
第一次看到这种场景是在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那本书里面,描述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精力。从那之后,自己有意识无意识的发现自己很多时候也处于这样的状态。生活也是具有周期性的(男人也好女人也罢,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特别是在低潮期的时候,如果不注重方法,就更容易掉进陷阱。
前几天在得到上听了一本叫《深度工作》的书,很有启发,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下书中关于破解这个难题的方法论:
阐述之前我们先搞清楚一个概念:所谓的深度工作就是指在没有干扰的专注下进行工作,它可以把你的认知能力推向极限,最终得到具有创造性和高价值的工作结果。
一、为了做到深度工作,我们要避开的两个坑:
1.最小阻力原则
人在做事的过程中会本能的选择一个“最小阻力路径”,来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比如上述案例中,本来打算看书的,但途中却来了一则微信消息,看消息当然比看书更容易,于是你选择了看微信,于是产生了后面一系列结果。根据最小阻力原则,如果人们长时间在低价值的工作中切换,再回到重要工作时,注意力很难集中。这是因为任务切换耗散和任务混淆耗散,会使大脑的处理能力降低。
任务切换耗散:当你同时处理两个任务时,人脑的认知能力会在两个任务切换时消耗掉。你看上去同时处理了两件事情,但对于每件事情所分配的注意力都比一次只做一件事情时要少得多。
任务混淆耗散:人脑的认知从前一个任务切换到后一个任务之后,头脑中仍然会时不时地出现前一个任务的内容,这就会影响你进行第二个任务。
例如:刚听了一段特别好听的音乐,然后你开始写作,发现脑子里时不时的就冒出一段音乐,而写作这个事本身还需要消耗特别多的脑力,这样一来,因为任务切换,你的脑力在不知不觉中就被一点点消耗了。所以你会感觉写作这件事更难了。特别是在两种极端的情况下,你的脑力消耗会更严重,极度负面的情绪或者极度兴奋的情绪。所有人都经历过,一旦你处于这两种极端情绪之下,你会发现“久久不能平静”——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多么的重要。
2.过去的认知偏见
很多人认为,忙碌代表生产力,只有忙碌才能有产出,才为公司创造了价值。这种认知偏见也会导致我们无法进行深度工作。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学校的时候我们经常嘲笑XX人,整天埋头苦干,可是考试成绩却总是很低;可上班后发现很多时候你都会听到上司书我这样的话:“忙好啊,就怕不忙,你看那个谁,天天加班到深夜,工作多卖力”。这种观念偏差让人们更倾向于追求这种看得见的成果所带来的成就感——短期也许得到表扬了,可长期来看你真的成长了吗。
二、培养深度工作的4个步骤
分别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深度工作模式、将工作内化成习惯、像经商一样去执行和适当减少整体工作时间。
1.选择适合自己的深度工作模式
作者根据职业特征介绍了4种深度工作模式,分别是节奏模式、双峰模式、禁欲模式和记者模式。
(1)节奏模式
是指你可以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都固定做同一件事,形成节奏。适合深度工作入门新手。
成年之后,你会发现由于各种原因,其实每天真正能不被打扰的时间其实是有限的。但是有几个时间段还是可行的,早上起床那一两个小时和晚上睡觉前那一两个小时,其他时间段每个人具体情况不同了。我曾经有过大约一年的经历,每天早上起来看得到专栏并留言,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起床的那段时间精力特别旺盛,注意力特别集中。
(2)双峰模式
这种模式要求你将个人时间分为两块,其中一块时间追求高强度、无干扰的专注,其余时间完成肤浅工作。适合普通上班族或者有固定休息时间的教师、创业者。
参加过混沌研习社的同学应该听过李善友教授讲过自己的时间安排,每天上午最重要的时间就是看书学习,下午处理下工作上面的琐事,晚上会适当参加点儿什么聚会之类。
这种工作模式可以按天为单位来安排,也可以按年为单位来安排,具体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沃顿商学院最年轻的教授亚当·格兰特用的就是这种按年的模式。他将教学工作集中到秋季学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并保证学生能够随时找到他。但是在春夏两季,他又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研究工作,不接受任何干扰。
(3)禁欲模式
切断一切与外界联系的媒介,将自己封闭在别人联系不到的地方。适合自律的自由职业者。
《物演通论》的作者王东岳就是如此,为了写书,闭关了20年。不过这是比较极端的案例了,我们大多数人不用按年为单位,可以按小时为单位,按天、周、月、季度为单位还是可行的。
(4)记者模式
在日程安排中随时可插入深度工作的模式,也就是说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能立刻进入深度工作模式,苦心打磨产品。
这种模式的名称是对一名叫做沃尔特·艾萨克森的记者的认可,这位记者经常利用这种模式进行深度工作。他每天大部分的时间用来做记者,到各地去报道。但一旦有空闲时间,他就能立刻转入深度工作模式。在做记者的时间里,他同时完成了一本900页的书稿。
不过这种模式对于深度工作入门级选手是比较难的(当你那段时间脑力处于高潮期的时候也行),如果能达到这种状态,说明你已经是一位高手了。
2.将工作内化成习惯
不要等灵感或者状态来的时候才开始工作,而是将工作变成每日固定的习惯和准则,降低过渡到深度工作状态的阻力。李翔曾经在专栏说过一句话,业余选手总是寻找灵感开始写作,而专业选手每天固定的时间就会写写写。
达尔文在起草《物种起源》的时候,每天早上7点准时起床,然后出去散步一会,紧接着他会独自享用早餐,从8点到9点在书房工作。之后的一小时用于拆阅前一天的信件,然后从10点半到中午又会回到书房工作。经过这样一段工作之后,他会沿着固定的路线从花房开始,沿着房间周围的路走圈,深入思考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想法,直到想出满意的答案他才会停下来,宣告一天工作的结束。而且每天如此。
如何养成严格内化的习惯?
(1)确定执行深度工作的地点和时长。
(2)设定一个具体的时间框架,在这个时间内只专注在目前的工作中。
(3)给自己的深度设置规则和程序。
3.像经商一样执行
让自己像商人一样,给自己找一个能够燃起欲望的目标,把所有关注点都放到这个最重要的事情上,然后用足够的精力去完成它。
比如作者在尝试这种方法的时候,给自己设立了一个未来一学年发表5篇高质量论文的目标。一旦完成了这个目标,他就会给自己设置一个奖励。
找到关注点在哪里之后,接下来就要设置目标了。设置目标时抓住引领性指标,而不是滞后性指标。
滞后性指标和引领性指标的差别是什么?
以减肥为例,滞后性指标就是说具体要减多少斤,也就是最终结果。而引领性指标是说,你为了达到你的目标体重,需要完成的阶段性目标。运用到减肥当中就是,每天摄取的食物热量值不能超过多少,或者每周进行多长时间的运动等等。
4.适当减少整体工作时间
压缩工作时间后,会让人更加专注在重要的事情上,减少的只是各种会议、媒体干扰、网页浏览、办公室政治等无价值无意义的浮浅工作时间 。
2007年夏天,37 signals 软件公司做了这样一个决定:将每周5天工作制缩短成4天。实验结果是:尽管工作日少了一天,但员工还可以完成相同的工作量,而且在4天内员工并没有疯狂加班,而是正常的工作8小时。
这本书听了几遍之后,我又认真的看了一遍,他给了我们工作的框架思维,剩下的就是我们按照方法论去刻意练习,最终内化成自己的工作方法。不过我个人建议,规划深度工作之前,先把自己要做的事情罗列个清单,你会更加有效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