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镜式与灯式”思维认知模式复盘

“镜式与灯式”思维认知模式复盘

作者: Drluffyzpf | 来源:发表于2018-07-21 11:53 被阅读0次

    上周,吴伯凡老师在得到专栏《认知方法论》中介绍了两种认知思维方式:

    镜式思维与灯式思维

    镜式思维是指关注“事实与真相”。字面上的意思是通过镜子直接折射出真相。哲学上被划分为“本质主义”,即一直在奢求在事情还没开始之前就找到路径图去按图索骥,为事实导向的思维方式。

    灯式思维是指关注“效果与结果”。字面上的意思是灯光只能照亮周围一小块真相,需要不断的探索去不断探索更全面的真相,哲学上被归为“实用主义”,即以效果为导向去寻找真相和解决方案。

    思考决定认知,认知决定行动,因此当日常的忙乱、琐碎行为背后的思维模式被划归为“灯式与镜式”之后,一切看似复杂的行为世界立即变得调理清晰,因果关系明朗起来。

    镜式思维

    镜式思维类似于“定式思维”,相对静态的过程。在任何决策前依据既定的规则或所谓的“事实”进行后续的行为。类似于在开始行动前就拿到了全部的地图图纸,然后按照已有的事实设计行动路线。

    拥有镜式思维的人严格遵守“规则”。对于医学、科研、航空航天甚至军事作战体系等高精尖领域。镜式思维尤为重要。对于命令与规则的绝对服从是保证任务顺利完成以及极大程度降低风险及事故的有效保证。

    但是,相对的,这类人就变得“一根筋”。因为他们的世界里规则是“相对的绝对权威”。凡事都将被分成2类。

    • 符合规则的与违背规则的
    • 好的与坏的
    • 对的与错的
      。。。。。。

    于是,对于自己使用镜式思维,可以死磕自己,在一个相对高标准的要求下,自己有机会通过不断迭代达到认知与行动力的迭代升级;对于他人使用镜式思维,会显得这类人十分固执,甚至情绪化。一个常见的场景是:双方因为某事开始无穷无尽的争吵,而仔细听争吵内容却发现双方在互相指责对方的错误或缺点。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却被搁置在一旁,无人问津。

    另外一个更普遍的现象在部分夫妻双方之间不断出现。夫妻双方因为各种鸡毛蒜皮小事争吵、最后升级至争吵出双方其他方面、双方父母以及陈年往事等等,最终甚至导致通过离婚来终结争吵。

    这类人陷入了“只争对错”却忘记了当初为何争吵,忘记了争吵(其实最初是争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非指责对方。他们的注意力只固化在现有的事实而忽视了这可能是片面或暂时的事实,放弃了耐心与动态的观念去通过行动影响现有现实的机会。

    灯式思维

    镜式思维类似于“成长式思维”,相对动态的过程。通过不断的探索,获得更广阔的真相。

    这类人思维开阔,拥有大局观的格局,不断的基于当下碎片的事实,制定解决方案,并勇于试错,不断扩展认知的边界以及事实的维度。他们通过不断的场景式思考及行动中的及时调整,在思考中进一步行动,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充满不确定的世界中走的更远。

    在专栏最后吴伯凡老师举了一个例子。
    在一个相亲现场的场景中,突然一阵大风将窗户猛然吹开。面对这一事实,会有以下两种人的两种反应行为:

    • 抱怨窗户不结识或埋怨谁没有将窗户关好
    • 默默的走过去将窗户关好

    前者纠结对错,后者关注问题解决。这可能就是灯式思维与镜式思维在现实的生活场景中的不同体现吧!

    孰优孰劣

    其实无论“镜式思维”还是“灯式思维”,我们要记得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而非获得“暂时正确”或占领某一时刻的道德高点。它们在不同领域有着互补的作用。

    于是我们知道了:

    • 对于自己及自己的事业,应该积极使用“镜式思维”。不断对照过去的自己以及行业内最新的准则不断死磕自己,让自己更卓越。
    • 对于他人及不确定性的意外,应该积极使用“灯式思维”,充分的以结果为导向尝试多角度解决问题,善用耐心及创造性思维与开辟认知、行动以及事实的边界。

    因此,通过明确两种思维方式的特点,不断在实践中切换两种思维,更好的面对这个不确定性的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镜式与灯式”思维认知模式复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xic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