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读书会喧嚣尘上。
发掘原因,近两年国内经济低迷,社会竞争加剧,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被迫增加竞争力,而增加竞争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升专业能力,而提升专业能力最廉价的方法,就是读书。
但读书真的能够和专业能力提升划等号么?未必。
读书会甚至打卡群的方法,来强迫自己多读书,真的有效吗?未必。
近几日我连续读完了四本书,给我的收获是我有能力在一小时内读完一本书,并且在半小时写出一篇读书笔记。但同时也发现了几个问题:
1、即使每天读一本书,并且写出读书笔记,但仍然无法建立某个领域的体系。
2、一小时内读完一本书,更多是对已有知识的强化和完善,而对陌生知识理解和转化效果不佳。
今天用半小时读了《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P1-21,48-53。有如下领悟:
1、学习的步骤,是先精通一个领域,而后再触类旁通,进入其他领域也就比较容易。
比如我的目标就是先精通“理财”的领域。
2、要精通一个领域,首先是建立某领域的思考框架。
方法是:先反复读透一本或几本入门经典书,整理出一个大纲。
3、读更多该领域的书籍。对照大纲,遇到内容相同的,跳过;发现不同的想法,先理解,若认同的,就补充进大纲,或者完善大纲的结构。
4、反复的输出,接受各种反馈,直到这套思考框架最终定型。
注:其实我还不是很明白这里思考框架和知识框架之间的区别。
而我之前的读书,更多是精读某一到两本经典,却没有对比经典之间的异同,也没有建立思考框架,所以知识非常零散,效率不高。近几日的速读,也因为没有成型的思考框架,故而无法归类,效率不高。
以后可以将两者结合:
1、精读几本经典,目的是建立思考框架;
2、速读更多书籍,目的是完善思考框架,并补充框架内的知识。
3、持续的输出,通过写作和助教的方式,将作者的知识转化为我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