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金融投资的朋友,这几天的心情波动幅度应当异于常人才叫正常,那么反过来,不是奇人就是大师。
之所以这么说,如果你有关注金融市场,就会知道不管是美股,还是A股,甚至是区块链的货币市场,就剩一个字了,那就是跌。而且是持续的,就像挤泡沫一样,就在你的眼皮底下蒸发了数亿,成就了极小部分人,而绝大数人都在排队等待去顶楼的阳台吹吹风,那绝望的病毒已侵袭大脑,别无他选。
而电影《大空头》就是从成就的极小部分人的视角来关注整个次贷危机的事态,你会看到绝大多数人在危机来之前的幸灾乐祸,以及自以为是的聪明,最重要的是贪婪蒙蔽了双眼,往往是在饕餮盛宴的同时,看似牢固的大厦显现出轰然倒塌的迹象。
寂寞袭来于此同时,那极小部分人在为众人的不理解买单,被不断的嘲笑,失去合伙人的信任,直到被抛弃,仅剩下寂寞与己相伴同行。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坚信不疑,通过自己的原则抛开外界以及市场的干扰,最终得到本就该属于他们的回报。然而他们之所以能提前预判危机,类似于发国难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找到了人类贪婪的本性。所以这里没有对与错,只是在这之前做了该有的选择而已。真正需要负责的是那些实践贪婪的人,把他们打趴下了,损害却是国家的利益,更确切的说是平民老百姓的利益。
说到人类贪婪的本性,我们先回过头了解一下金融业。在电影里采用的是比较新颖的形式,让普通观众快速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金融术语。比如打破传统记录片的叙事形式,通过暂停情节,插入意想不到的名人解说,用幽默的语言和有趣的举例来解释的形式。但是作为非专业人士的我,还是感觉到不是很懂,于是动手查找了相关的一些资料,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析,包括电影中没有传达给我们的信息。
大空头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
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MBS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是资产证券化(Asset Backed Securitization)一种,最早诞生于60年代的美国,原理是将一些贷出的住房抵押贷款集中起来,利用集中的贷款定期发生的利息及本金现金流来作为投资者的收益来源。
这种将流动性差但具有可预见性现金流的资产聚集在一起,转化为可以在市场上流动的金融产品的过程叫做“证券化”。通常由投资银行买入住房抵押贷款,并将不同的抵押贷款打包在一起作为全新的证券出售给投资者。
这种证券化的优点是可以为住房贷款提供更多资金,特别是在1970年代的美国,由“婴儿潮”带来的人口膨胀导致住房紧缺,以及来自己通货膨胀的压力造成传统形式的住房资金来源不足。但是,MBS具有系统性风险,放贷方一旦将抵押贷款卖给投资银行便无需担心借款人能否偿还,导致更多的次级贷款的出现。而且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以及难以评估发行机构的信誉度,所以并不适合个体投资者。
二、担保债务凭证
Collateralized Debt Obigation CDO
担保债务凭证(CDO)是一种结构型资产证券化产品。与MBS类似,投资银行将能产生可预见现金流的信贷资产(例如住房贷款及其他贷款、债券等)集中,形成一个资产池。不同的是,投资银行会将这些资产根据信用评级重新打包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系列(Tranche)的产品卖给投资者。
这些贷款、债券等信贷资产即为CDO的抵押品。每个系列CDO信用评级不同,信用级别较高的系列,投资风险相对较低,而受益利率也比较低。
CDO比MBS结构更为复杂,很多投资者难以理解其潜在风险。而且,很多评级机构并没有根据组成CDO的资产的信贷风险来给予信用评级,导致一些次级贷款组成的CDO也可以获得AAA的安全评级。
CDO一定程度上掩盖次贷信用风险,所以也被视作引发2008年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但CDO在次贷危机爆发前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固定收益产品之一。发行量一度从2000年的700亿美元飙升到2006年的5000亿美好。
三、信用违约互换
Credit Default Swap,CDS
信用违约互换(CDS)是类似针对债务违约保险的一种金融衍生产品。债权人可以通过购买CDS将购买债务的违约风险转移给售出CDS的机构(通常为投资银行或保险公司)。
通常CDS的买方在合同期限内定期向卖方支付一定费用(类似于保险费),但当债务违约行为(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发生时,CDS的卖方将补偿买方的损失(通常为债券的面值),从而达到规避债务投资信用风险的效果。
CDS诞生于1994年,发行量在2003年后迅速增加。2007年末,市场中的CDS达到62.2万亿美元。
CDS不仅可以用于降低债务投资风险,也被很多投资者用来做对冲、投资和套利。一些交易员以及对冲基金,通过推出债务机构的信誉度和债务违约行为的可行性买购买CDS并获利。
在电影里面几位主角投资者就是通过大量购买CDS做空房地产市场,当次贷危机和债务违约行为大批发生时,获取巨额利润。
四、合成型导报债务凭证
Synthetic CDO
合成型担保债务凭证(合成型CDO)是用CDS为基础的一种CDO的衍生品,通常按照信用评级分为不同系列(Tranches)。
合成型CDO的卖方(SPV,特殊目的机构)定期向投资者支付固定金额,相当于为债权买保险。但当信用违约情况发生时,有合成型CDO的投资者承担损失。
合成型CDO在次贷危机中的角色一直备受争议。纽约时报评论,合成型CDO放大了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的影响。因此在此类CDO下,信贷资产的所有权并不发生转移,发起人(投资银行等)仅仅通过CDS将信贷资产的信用风险转移给SPV,并由SPV最终转移给证券投资者。
合成型CDO出现前,传统CDO承受的最大损失即为当组成CDO的那些住房抵押贷款等。但在合成型CDO出现后,因为同一个债权可以被多次“引用”于不同的合成型CDO,导致风险被无限发达。次贷危机发生后,克鲁格曼等著名经济学家都曾呼吁禁止合成型CDO。
概念听起来枯燥无味又复杂,不但有串联还有并联,而且还被无限放大,就像蝴蝶效应,一旦有裂缝,灾难就形成,随着时间而成倍成倍的增大,一直到危机的爆发最终归零。
当然,这些概念在另外一方面也证明金融业在经济体启到的强大作用,以及带来有效的经济发展。在很多人眼里,包括过去的我,都认为金融业是一个不会创造任何财富的行业,就好像是整个社会的寄生虫一般。等你真正进入到这个行业,有进一步的了解,你就会发现事实与你想的完全相反,你的生活包括你所看到公司都离不开金融业。
要是没有金融业,就没有苹果公司和微软,就算他们真的能存在也跟我们没有关系,因为他们的发展不会是全球化的。金融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燃料,能把效果放大数十倍。美国经济之所以位居世界榜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华尔街的金融地位,目前这里的动荡都会直接影响整个全球经济。
所以,2008年的次贷危机,也是电影的最后,还是由美国政府出面拯救这些金融机构,并且花了超过8000亿美元的纳税人的钱。于是,那一部分极少数人在获得巨额回报之后,有的人受不了道德的谴责,而选择了退出金融市场,看起来就像经历了另外一份内心煎熬,远不及众人所期待的那份收获的美好。当然还有的人继续就像寄生虫一样存,继续在金融市场寻找机会。
事实上,真正金融市场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要知道,这是在人类食物链的顶端行业,全球最聪明的人基本上都在这里,和这些人一起从业并要从他们手里赚到钱,不交学费是不可能,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机会成长,对市场产生感觉,不然永远只会是韭菜,不管是短期投机还是佛系投资。
另外这部电影,我准备看第二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