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期临近,在精心准备婚礼的同时,也需要向自己亲朋好友发送邀请,诚邀他们参与自己的婚礼。
不同的人群,邀请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需要做到的一点,便是要诚心诚意,体现出自己对他人的重视和对其能莅临的期盼。
对于领导
自己熟悉的领导,在结婚这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一定要去邀请的。自己方便的话,可以亲自去办公室邀请,表示尊重。也可以制作请柬,交给领导。领导去或不去,是个人的选择,但邀请与否,体现的是自己对领导的态度。
对于同事
在单位,一般有两类人群,领导是一类,其他同事是另一类。很多非常简单的事情,一旦牵涉领导,就会变得复杂起来。对于其他同事,通知要简单随意的多。私下感情很好的同事,在正式通知前,肯定已经关注了自己的婚姻大事,只要结婚前再打电话确认一下时间即可。对于只是同一单位或相邻科室的同事,平时仅限于工作上的往来。这时,可参考惯例,按之前同事结婚时的办法,一般而言,都是由办公室主任,或者自己科室的领导去下通知。
对于朋友
读书这么多年,同窗好友自然不少。身边多数知根知底、推心置腹的朋友,都是来自于同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每个阶段都有相对独立的同学圈,有的联系密切一些,有的相对疏远一些,但无论如何,曾经的同窗之谊,感情纯洁深厚。这两天给老同学打电话,接通电话后,我还未开口,对方先来一句∶你是不是要结婚了?!令我一惊。
的确,在我们这个年纪,逃不离的话题,便是找对象、结婚、生孩子。这么久没联系,突然打电话,十之八九是通知参加婚礼的。有时候,心里也会有所顾忌,感觉一联系就让人家掏钱随份子,好像不合适。但又仔细一想,这也恰也是个机会,趁着邀请参加婚礼的机会,多聊几句,回首一下往事。此外,对方必定是没结婚,或者当时结婚的时候通知过自己的,总是有来有往的,没必要太多心理负担。
在打电话下完正式通知后,会有一些外地同学接着承诺应该会现场参加婚礼,有的会说看情况,能去尽量去。这时,最好给这些有可能来的同学,根据圈子,单独建几个微信群。然后,分别找一个这些圈子里的好友,让他们帮着具体规划路线,联系人员。结婚那天,必定会非常忙碌,没有足够的精力顾及到每位好友,只能让都熟悉的朋友,帮忙协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