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工具
对于一个没有编程经验的孩纸来说,想要开始快乐地编程,还是得先有一个合适的开发工具。
Windows:Visual Studio 2015,DevCpp
Linux:Vim
OS X:Xcode,Vim
以上所有平台:CodeLite
VS2015是微软开发的,Xcode是Apple开发的,既然是本家做的,这两者可谓是各自平台上的霸主。功能和体积成正比,它们都有好几个G的尺寸。对于新手来说,我很推荐使用,因为它们提供了非常强大的debug能力,能帮助你快速纠正错误。比如,在VS2015的debug模式中,你只需要把鼠标移到某些变量名上,对应的数值就会浮现出来,好用到没有朋友。(如果你现在不清楚这是在说什么也不用担心,很快你就会明白了。)
如果真的不想装大型开发软件,可以选择比较小的开发工具,例如DevCpp和CodeLite,它们只有几十MB,但同样可以胜任开发的需求,debug功能也是够用的。
上述的开发工具都是“集成开发环境(IDE)”,将程序的编辑、编译、调试、版本管理等都整合到了一起。与它们不同的是,Vim只是一个编辑器,还需与编译器(gcc等)配合使用。它只能在文字界面[1]中工作,初看可能非常地不便利,但是随着编程任务的深入,你会发现有时候图形界面不是好的选择,而回归命令行会带给你更多的自由。
说都说了干脆就多说点
在开始编程之前,我再次整理一下我们的工作流程,这里假设你使用了某个IDE,如果你用Vim,情况会有点不同。
IDE内最普遍的工作单位为“项目(Project)”,通常一个项目就是一个程序。编程的第一步,就是是新建一个项目。这个一般在“文件”菜单的“新建”里面,选择了“项目”之后,IDE还会给你一些选项,对应于不同的项目类别。对你来说,最常用的选择是“控制台程序(Console Application)”。
在项目建立完成之后,你需要为项目添加程序的代码文件。分为源文件(Source)和头文件(Header)两种,后缀名分别是.c和.h。这个呢,一般也是在“文件”的“新建”菜单里,不同的IDE都是大同小异啦。具体应该写点什么代码,自然是后续的事情,请先不要急。
写完代码之后,自然就是编译和运行了。这些IDE都会准备两个运行的入口:一个是工具栏的按钮,一般会有“编译(Compile)”、“运行(Run)”、“调试(Debug)”等按钮;另一个是在菜单栏里的,可能是“项目”菜单,也可能是“运行”之类的,随便找找就能看到了。IDE会自动把你的代码文件编译并链接成一个可执行文件。
如果运行的结果很奇怪,你才会需要点Debug,这时候IDE会进入Debug模式。在这一模式,你可以为你的程序添加“断点(Break Point)”,程序运行到断点就会暂停,你可以在这里观察各个变量的值,判断哪里出错了。添加断点一般是点击代码中某一行左边的空白处,会多一个红色的圆点。再点一下就去掉了。
除此之外,在特定的场合我们需要为项目配置编译的参数,让它能编译出满足特定需求的程序。
小尾巴
这一段开始说到技术细节了,很多专业词汇都会冒出来了。即使之前有所铺垫,这一篇会不会也显得有点突兀?其实简单说来,就是新建项目,添加文件,然后写写代码,编译运行,再调试一番,一个程序就完成鸟!
快点熟悉一下IDE的功能吧,下一篇我们就要开始写代码啦!
-
字符界面,举例来说就是windows的命令行(Command Line),linux和OS X的终端(Console)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