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踏上“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300天”第三期已经半月,我真没想到我还敢踏进来,我也没想到第二期我能跟下来。
回顾前两期挑战,第一期是最艰难的,曾经很有段时间自我感觉真的是到了“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境地,真的是感觉实在没啥写了,可是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又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就这样,一步一步挨下来,竟也成功了,而且还有几篇文章曾经在打卡群里置顶。第一次坚持300天写的成功,让我兴奋,感觉自己就像是无所不能似的。当然,坚持下来的最大诱因,还是下一期能参加地上教育行走。我喜欢教育行走,渴望教育行走,我喜欢教育行走的气氛,喜欢那种散发出浓浓正能量的场。所以,2009年我的第一次教育行走参加过后,感觉自己就像脱胎换骨了一样,不再那么自卑,感觉找到了前进的方向,眼中有光,心里有希望。所以,第一期无论多难坚持,我还是坚持了下来。
第二期的挑战300天写,我也担心会坚持不下来,因为去年暑假查体,发现身上毛病越来越多,一切问题都提醒我要多活动且晚上早休息。特别是这下肢动脉硬化及头颈动脉硬化,需要多锻炼,但是膝盖骨质增生又不能剧烈运动。而且,这两年我发现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工作性质,除了上课,在办公室一坐下来,手底下的活儿就怎么都忙不完,所以一忙活起来就忘了锻炼。课余回家还想读读书多学点知识,而想写点每天差不多必须晚上夜深人静了才能行,于是觉还得晚睡,活动想多点却总是忘记。写,那么艰难;书,很需要读。于是,我不止一次想把这写停下。可是每次想停时,却又舍不得了,毕竟检查了一年了。于是在犹犹豫豫中前行、坚持,终又完成了第二期挑战。当然,我这第二期挑战似乎比第一期感觉容易了不少,也没了那段“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特别难挨的日子,只是写下的好多东西,真的像那些半途离开的老师说的,没什么营养。有的感觉为了打卡而无病呻吟。可是回过头去想想,绝大多数还是我想写的内容,比如说记录自己的一些心绪,整理跟老师读书的收获,写读书笔记,摘录对自己有用的内容,还有生活中见到的、听到的一些奇闻异事,教学中的收获、看法、做法,和学生的相处等等。这都是生活,生活绝不是只读书和工作。跟着大家写,我真的是做了我手写我心的事。
我不止一次地说过,参加了2019年的那次教育行走回来后,我在自己周围找尺码相同的人,聚集了好几个喜欢读书进步的同事,形成了一个小读写群。我们组群的目的,一是互相督促着多读书,共同进步;一是动起手来,记录自己生命的痕迹。当然,对于年轻的老师,她们还能起到提升自己写的能力以进一步加强业务的作用,而我,则是想让这写起到每天尽量让脑子动起来,以防过早老年痴呆的作用,因为我这几年忘事越来越厉害了。所以,一段时间过后,到简书里翻看翻看自己曾经写下的那些东西,常常有惊喜:咦,以前还有过这样一件事啊?有很多时候,要是不看文章的内容,而是光看看题目,我都不知道那个题目下我写了些什么。虽然,曾经的我也想通过多写的锻炼,能到一些杂志上发表篇文章什么的,可真正写起来才发现,自己实在是才疏学浅,思想也不深刻,办不了那么大的事,所以,我就觉得坚持记录记录自己的生活感受和见闻也挺好的,觉得我的坚持还是挺有意义的。
有意义的事情,我总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所以,去年,第二期挑战伊始,我又邀请我小群里的老师来参加,我知道她们都比我强,无论是读还是写,还是生活的丰富性,或者工作的深刻性。终于,张静老师加入挑战了,杨善芹老师也来挑战了。我为多了两位“战友”而兴奋。一路走来,我从她们写的文字中看到了她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看到了她们的教育经验,看到了她们丰富深刻的思考。最终,第二期的挑战,杨善芹老师比我先到岸,我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挑战。张静老师因为一些事情,差两三篇文章完成挑战,虽是如此,我觉得他也同样自豪,因为都没想到一下就坚持了那么久。这第二期挑战,我们都尽了最大的努力,我觉得我们都成功了。
一进八月,小尘老师发起了第三期“挑战300天”写作活动。第二期结束到第三期开始之间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我一直没停,所以这第三期我想也没想就加入进来了。我以为我还能坚持。
第三期挑战发起时,我赶紧告诉张静老师和杨善芹老师,希望她们继续参加挑战,我也给我的小群里转发消息,希望有更多的伙伴和我们一起参加挑战,只是最终还是只有我们仨,看来这300天还是一种“长途跋涉”,不是可以让人敢轻易尝试的。不过这也很让人高兴,因为我们三个再没有掉队的。让我高兴的还有一个原因,这一期我把我同学拉进来了,要知道她一直爱写,可是一个写文章的能手呢。有了她,我可学习的队伍就更壮大了。
这第三期的挑战,参加的老师越来越多,小尘老师建议我们组队参加,虽然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们谁也不认识谁,但我们还是很快隔着屏幕就愉快地组队上阵一起出发了。
我很干脆地踏上了第三期挑战的征途,因为这每天写一写,坚持了两个三百天之后就纯粹成了一种习惯。只是这八月份的前十五天写下来,我又犹豫了,我还能坚持吗?这次真的是越来越没啥可写了。这个假期,我没出过什么门,几乎每天过着一样的生活,每天一日三餐,买买菜,看看书,打扫打扫卫生,做做家务,其他事,几乎没有。所以,干干脆脆喊着出发后,却走得犹犹豫豫,每天从生活的边边缝缝里寻找着可写的内容。感觉习惯成了任务,突然有了“鸡肋”的感觉。
但是,还是要出发,《犟龟》的主题是,只有上路,才会遇上庆典。忽然又想起那篇晚上走到林子里骑在一篇草地的土包上等了一个夜晚的文章。
每天写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像那只犟龟一样,抱定信念,坚持下去。只要上路,总会遇到庆典。
已经出发,那就继续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