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目前这种趋势判断,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大概率疫情防控会进一步放开,个人要承担起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新冠肺炎病毒会无差别进行攻击,但免疫力低下人群更容易中招。所以从现在开始,要更加重视自己的健康免疫力问题。我的免疫力今年下降很多,9月份以来连续感冒了两次,这在以前是很罕见的,所以提升自己的免疫力迫在眉睫。
听闻公立三甲医院医生的说法,要提升免疫力有4条途径:一是要吃好,多吃优质蛋白;二是要睡好,早睡早起;三是要运动好,每周运动5次;四是心态平稳,降低精神压力。我正在按照这4条认真抓落实,不过虽然思想认识到位了,但经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落实上有差距没到位,尤其是心态平稳方面要重点面对,多想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在单位集中住宿了6天以后,昨天晚上我终于回到了家里,虽然单位上各方面条件都还挺好,但是感觉在家里休息更加舒适。我花了近两个小时打扫家里卫生,痛痛快快洗个热水澡,看了一会儿正能量的电视剧,然后到小睡房里打开空调,钻进柔软的蚕丝被里早早睡觉去。在家里一个人更加放松,很快我就睡着了。家里的饭菜比单位上油盐更少,也感觉更环保卫生。集中封控的时间里,我又瘦了几斤肉,要尽快把身体状况调整过来。
今天早上依然是细雨霏霏,醒得有一点早,我躺在床上看了一个半小时书,然后起床洗漱,用电饭煲准备早点,准备好中午要炒的蔬菜。天蒙蒙亮的时候,我走出了家门,开始在细雨中跑起来。距离上一次跑步已经过了四五天,跑完第一次后,留下了全身酸痛的后遗症,尤其是两条大腿更是酸痛异常,直到昨天才开始恢复正常,那么今天就继续跑起来吧。
逆风而跑。虽然天空只是飘荡着雨丝,如牛毛、如细针般的雨丝打在脸上眼眶上,没过多久视野便一片模糊。我赶紧用手掌把脸上的雨水擦掉,接下来身体正面的衣服和裤子也慢慢浸湿,不过反正回去要洗个澡把衣服换掉,我也就没有太在意。沿着仰天岗大道,大约跑了几百米,转弯来到了绿起公园,我的脚步逐渐沉重起来,胸腔开始呼哧呼哧直喘气。我明白又到了第一次跑步的情形——从未跑过的身体吃不消了,然而我只是跑到几百米!身体素质由此可见一斑。
我看过很多的跑步人士经验介绍文章,懂得循序渐进的道理。那些跑步大咖说:一个从未跑过步的人,刚开始肯定跑不动跑不远,不要紧继续跑,可以采取边跑边走的方式。跑不动了就快走一下,走完以后再接着跑,最后一定会越跑越持久、越跑距离越长。这些话无形中给了我信心和力量。从绿起公园到北湖公园后半段路程,实在跑不动了,只能靠走。
有没有必要这么“自虐”和“作”?在下雨天跑什么步呢?还是要回到前文所讲免疫力这个话题上来。我每天都进行了快走运动,日均平均步数在15,000左右,坚持了很多年,但在正反馈这一块一直是付之阙如。是不是快步走的激烈程度还不那么大,还不能够深度刺激身体的脏腑器官,从而产生不了肌肉记忆?如果快步走不行的话,那何不用跑步来试一试。正是抱有这样的想法,我想在跑步方面试一下水。
最近我在很多大领导的公文讲话里,经常看到这样一段话:“以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下最大的功夫,求最好的结果。”我也不知道自己的一些选择是不是正确,抱着向多个方向进行尝试的心态,反正也不会损失什么。
松浦弥太郎有一个生活原则让我记忆犹新:“无论发生什么都不放弃”——没有必要全身心都散发出“绝不放弃”的气势,只要安静地守护着这“不放弃”的火苗,即便周围的人都认为你已经放弃了,也继续坚持思考吧。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一定都有解决方法,这个方法着急是找不到的,但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等到机会的到来。
我在思考各种有效的运动方式,无论是快走也好,跑步也好……如果这些都没有效,我还会不放弃的去寻找其它,一直“等到机会的到来”,为努力提高自己的免疫力而奋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