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应互信,但什么都信就有危险!
作者 唐行
配图与正文无关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既然是朋友,那就要互信,如果没有了信任,那还算什么朋友?
可是,任何事情都不能绝对化,任何事物都在变化着,即使是某个法律条款规范的行为,也总有例外情形,更何况知人知面不知心,即使是“百年好友”,也不能什么都相信对方。
2020年7月28日,据央广网消息,2019年底,外地朋友向重庆人张女士介绍了一个快速挣钱的投资平台--“抢房团”,即抢购并炒作虚拟房产。张女士便信了,于是说干就干,她很幸运,还真的如外地朋友所言,很快就赚了一笔钱。
尝到甜头的张女士,把这个快速而轻松赚钱的门道又介绍给她妹妹及朋友。
张女士的朋友从信用卡、花呗借贷约50万投入,张女士的妹妹则投入30多万,而张女士卖掉自己的房产,也投入30多万元。这时,事情并未按之前的轨迹运行了,张女士等3人投入的本金以及赚取的利润,不再如期到账,更可怕的是,投资平台里所有的钱,都被转换成了名叫“房豆”的虚拟货币。说白了,这3人所投入的钱,一下子就没了。
目前,张女士称,自己因此而倾家荡产,也害得妹妹及朋友遭受重大损失,想哭求朋友及妹妹原谅。这件事情,能获得原谅吗?恐怕很难。然而,张女士妹妹和朋友有无责任?
我认为,这就是朋友之间没有原则或底线而互信的结局。
只要稍有常识的人,一看这个赚钱的方式,就能识别,这就是一场骗局,或者就是一种赌博,狡猾者玩弄傻子的游戏。
因为“抢房团”炒房并非购买实体的商品房,而是抢购一种虚拟的房产,只要抢到,两三天后,就能获取3%左右的利润。大家都明白这样的道理,做生意,必须购买一种商品来卖掉才能赚钱,当然,还必须是合法化的商品。可是,虚拟的房产,算什么玩意?既然是虚拟的,那么,原始虚拟者就掌控着局面,他随时可以让虚拟物消失,让他人拿钱换来的虚拟物迅速化为乌有。
张女士自己当初到底意识到这一点没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她是想走捷径,试图靠投机赚钱。当然,那个外地朋友不知道是不是张女士的真心朋友,不知道那个外地朋友是不是骗子?这就有两种可能,那个外地朋友是骗子,或者其也是投机者、受害者。
张女士呢?是明知这是诈骗而为,还是正如她所言,自己也是受害者?
她的妹妹和朋友被骗了,是基于:相信张女士所言,这个“抢房团”能快速赚钱;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投机方式快速赚钱;她们没有察觉这是一种骗局,未意识到这是一个被人暗中操控的诈骗游戏。
当然,我们相信:张女士相信外地朋友,于是受骗了;而张女士的妹妹和朋友又相信她,也被骗了。这样的一层层相信,如此的朋友互信,就导致了骗局得逞,造成张女士等人都上当受骗。
大家看到这样的教训,你还能轻易相信朋友吗?当然,这个也不是绝对化的。朋友的话,如果通过自己的见识一目了然分辨,那就最好不过了。如果稍有难度,那你就要通过自己的智慧分辨真假对错,大胆提出质疑并层层求证。
鉴于此,朋友的话,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这就要培养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多多阅读,发现他人的经验教训,积累更多的见识,你就懂得了许多。那么,对于朋友的话,不会全信,不会立刻就信,而是认真甄别后作出取舍。
记住,如果你对朋友什么都信,那就真的有危险。因为即使朋友不会骗你,但你能担保朋友就智者千虑,无有一失。还有,这个世界,朋友也会变。
就本文所述案例来说,还有一个教训应当吸取:挣钱一定要走正道,如果你从未走过的挣钱之道,请别轻易下水。因为,你可能并不知道,这个陌生之河,水到底有多深,到底有无漩涡,会不会有暗礁,所有这些凶险,随时都会将你吞没。
【2020年7月28日创作 于巴渝寒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