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给力了,总感觉猫叔的内容整理组是万能的叮当猫,在我们少什么的时候就带来什么,这些惊喜请给我来一打。
加入内容组好多天了,很想来一篇自己整理的读书后的精华分享,但最近人不舒服,加上工作量加大,所以每天只能读几页书,进度太慢了,什么时候才能读完这本书然后输出呢?有点小焦虑,深感无力。
今天的晨读先点个赞,因为正是我目前所需要的。
一年可以读700本书的印南敦史,通过他自己的不断的琢磨实践,从一位“慢读者”变成一位一天可以读两本书的“快读者”
其实我个人觉得看书不宜看太快,因为你会错失掉很多的精华,但是现在时间很紧迫,我也是希望加快我的进度,看完书然后写精华。
1:流水式阅读理念
读书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收获。不用抱有太多目的性,尽管去享受与书籍邂逅的每一刻就好。
读书的时候总是很羡慕一目十行的人,因为他们看书快,我看完一遍,他们已经看完三遍了,各种精华都挑出来了,除了那种过目不忘的人,我想大多数人是看完书,只会记得书中精华(大半是加粗的字体),而大部分的精华也只是记个大概,很难整本都记下来。
所以这里讲述的是:“不用太过于在意你是否全部理解或者记住,只要读过,就会有所收获”,但是我还是觉得,能记住的就是你认为很精华的。
2:多读习惯养成法
想要做到流水式阅读,需要先给自己将读书变成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固定的场景去打造。
“一开始每天只读书十分钟 + 固定的阅读场所 + 有意识的搭配固定情景”
通过场景搭配,将读书打造成自己的习惯,当然有了习惯后,我们需要将书本分类
01.现阶段不用读的书
02.无法快速阅读的书
03.可以快速阅读的书
分成以上三类,而我们的第三类:可以快速阅读的书才适合流水式阅读。
每天固定在某个时间段读上半小时书,在固定的位置,然后给自己整杯茶,来点水果,想想都觉得自己可以在看半小时,哈哈
3:呼吸式阅读法
只看不写等于只呼不吸,这个肯定不是行的,所以我们在看的时候还需要动笔,如何写呢?一行采集、一行精华、一行评论。
一行采集就是摘抄精华,不要整篇,写了整篇估计你下次来回看的时候,都不想看。
一行精华,从我们的摘抄中找到自己最爱的一行,是不是感觉像再次提练。
一行评论,为什么要从诸多摘抄中选中一行精华,打动你的原因是什么?就算我们以后忘记了这本书的内容,我们通过这一行精华,一行评论,就能找回当初读这本书的心情。
建议:用一本专门的笔记本用来抄一行精华,一行评论,以12本书到15本书为一个单位点,定期的去回顾,当然你需要融入进去,不要只是看看。
第三点是我最喜欢的,一行采集、一行精华、一行评论。我觉得这个真的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不说了,我先去看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