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勃兰登堡到斯洛伐克:德捷斯铁路小纪行之11

从勃兰登堡到斯洛伐克:德捷斯铁路小纪行之11

作者: 周围_5d19 | 来源:发表于2019-06-27 14:32 被阅读0次

接下来前往格拉西博物馆,虽然他就在奥古斯特广场的东侧不远处,但却从来不是游客们的首选目标——这可真是一件憾事。确切的说,这里并不是一个博物馆,而是一个庞大的博物馆综合体,由乐器博物馆、艺术博物馆、人类学博物馆三家博物馆组成,各自独立售票。时间所限只能参观一家,俺们的选择是人类学博物馆。

俺们本以为莱比锡区区一地的人类学博物馆充其量不过是个大学的陈列室,却不想这里是个了不起的世界文化万花筒,无论规模之庞大、体系之完善、展品之丰富、还是布展之精美,各方面都无可挑剔,要俺说甚至比柏林的那家国立人类学博物馆还要强的多。从德干高原的印度神像到西伯利亚冰原的萨满法器,从中国的瓷器到中亚斯坦的刺绣,从日本列岛的武士刀到中南半岛的金翅鸟……在啧啧称奇的赞叹中时间流失得飞快,不经意间博物馆已经闭馆了,而俺们却还只是勉强看完了亚洲部分,著名的非洲贝宁铜器还没来得及看呢,只能期待日后能否有缘来个故地重游了。

格拉西博物馆位于奥古斯特广场东面

时间所限只参观了其中的人类学部分

出人意料,这里可以说比柏林的人类学博物馆更精彩

从印度教的南亚

到萨满教的西伯利亚

从东南亚的丛林

到青藏高原的山峰

再到中亚斯坦的戈壁

当然也少不了东亚

对辫子小脚大烟枪的中华文化刻板印象的批判

眼看时辰不早,博物馆已经统统关门,便只好在莱比锡老城内随意逛逛看看外景,第一站便是这老城东侧的奥古斯特广场。奥古斯特广场是莱比锡乃至整个萨克森最大的广场,顾名思义是为了纪念萨克森选侯奥古斯特二世。曾几何时这里是萨克森最漂亮的广场,但二次大战的兵灾过后再没剩下多少——广场北侧的歌剧院其实是战后重建起来的,19世纪的遗物只剩下南侧那个被令人眼花缭乱的青铜塑像所环绕的门德喷泉。

广场西侧那座顶部有一口大钟与两个敲钟人塑像的大厦是Kroch-haus,这座11层的建筑在1928年刚落成的时候是莱比锡第一高楼。广场西南侧那栋看起来像新教堂一般的建筑是莱比锡大学——不过同样也是战后重建起来的,历史仅次于海德堡大学的莱比锡大学老校区还得再往老城里面走。当年的莱比锡老校区一部分成了饭馆餐厅,另一部分则是莱比锡大学的考古博物馆,瓦格纳纪念馆同样也在这里——这位毁誉参半的音乐大师不但是莱比锡生人,而且也是莱比锡大学的校友。

莱比锡大学对面是圣尼古拉教堂,这是上世纪导致东德政府垮台的和平革命运动中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1989年10月9日席卷莱比锡全城的和平革命风暴中着火点当然不止一个圣尼古拉教堂,当年的几个关键地点现在都立起了纪念碑与说明牌,倒是有几分韩国光州遍地光州事件纪念碑的风骨了。按说若想进一步了解那场革命风暴是该去一趟莱比锡当代历史论坛的,不过可惜现在也到闭馆时间了!在旅行前制订计划的时候,俺天真的以为莱比锡这种规模的德国地级市,留出一整天的时间便已是绰绰有余,现在看来任何一个有点名堂的德国城市都需要至少两个整天才够。

本日统计:

城市:2+1=3    博物馆15+6=21

奥古斯特广场曾经是莱比锡乃至萨克森最美丽的广场

不过现在剩下的只有南侧的门德喷泉了

喷泉密布各种海洋主题的青铜塑像

西侧Kroch-haus曾经是莱比锡第一高楼

看起来像教堂,其实是莱比锡大学的新校区

从奥古斯特广场继续往里走

就可以看到莱比锡大学当年的老校区

89年和平革命中,最著名的地点就是圣尼古拉教堂

作为89年的风暴之眼,莱比锡有很多这样的革命遗迹

当年的起火点现在都竖起了说明牌或者纪念碑

当然,集大成者还是现代史论坛这个博物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勃兰登堡到斯洛伐克:德捷斯铁路小纪行之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cr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