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它多用来形容婚姻,但更适合形容生活

它多用来形容婚姻,但更适合形容生活

作者: 孟亦 | 来源:发表于2019-03-16 21:26 被阅读0次
    图片来自网络

    三月里春暖花开,又到了适合相亲的季节。

    如果你恰好是适龄未婚女青年,那么恭喜你,你的父母有可能正拿着你的照片和个人简历奔走于各大相亲会场。而刚刚经历了春节催婚的你,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看着朋友圈各色晒恩爱的照片,终于忍不住动了凡心。当你羞涩地跟朋友说起对婚姻的向往,那个总是在人前笑得甜蜜的朋友突然变了脸:能别结就先别结,一个人多好啊,自由!

    又快到了毕业的季节,一堆应届生扎在求职人海中奋力上游,力求上岸。你看着已经工作的衣着光鲜的师兄师姐,暗暗羡慕他们的白领风范。于是你与他们约着见面,言谈中试图打探进入他们那个体面工作单位的可能性。可刚刚还一脸精英笑容的师兄师姐突然疲态尽显:别来,来了你就后悔!这工作又加班又钱少,还不如出去自己干。

    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可能不止这两种,你想了想,觉得这样的事儿好像确实是经常发生。你觉得好的,身在其中的人苦不堪言;你厌恶的,围观群众又趋之若鹜。你想了想,觉得似乎有一个词可以形容这种情况。是的,你想起来了,那就是——


    图片来自网络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名作,故事内容自然不需赘言。主人公方鸿渐出身乡绅家庭,是真留洋而假学历,回国后恋爱不成,赴三闾大学求职,结识孙柔嘉,与其结婚后又逐渐走向婚姻破裂的境地。其中书里有一段名言,引发国人共鸣,被广为流传,奉为金句,那就是: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是这样,对职业也是这样,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

    不知为什么,这句话明明指明了“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可后来这句话却多用于形容婚姻,“围城”二字几乎成了婚姻的另一种代称。似乎国人的婚姻大多不幸,要借这样一个暗号式的词语简明扼要的传达某种难以明说出口的苦闷,可钟书先生自己的婚姻,明明幸福得很。可见以此来专指婚姻,真的不是钟书先生的本意。事实上,这种围城式的焦虑和困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越来越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你会越来越觉得,比起婚姻,它正适合形容生活。

    除了开头婚姻和求职的例子,已婚未育的朋友会惊喜地发现,它还存在于你的婚后生活。你以为你工作稳定了,也早早结婚了,你的父母就会放心任你自由翱翔了?Too young too simple!你刚刚以为自己终于把自己嫁出去,解决了一个老大难问题,你的父母已经在催着你生孩子了。

    “你年龄也不小啦,现在不要孩子,以后会更难生!”
    “趁我们还都健康能动,也能帮你们带带孩子,不然将来谁帮你带?”
    “现在赶紧生,将来歇两年才能要二胎不是?”

    各种言论扑面而来,你发现自己又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课题。加上本来就比别人晚了一步的你发现周围的朋友已经开始晒孩子照片了,于是你也有点儿心慌,正要向那些一脸慈爱的妈妈们请教,她们却说:别太早生,一点儿自己的生活都没有!

    发现没有?你永远不可能从别人那取得你想要的真经。每个人不同的生活和成长经历决定了大家看事情的角度不同,你觉得A面阳光万丈,就必然有人从B面告诉你世界阴暗;你在B面苦苦挣扎,也会有人从A面看到你光鲜体面。而这世上万物大多是多面的,你想简简单单得到一个真理式的定论,几乎不可能。所以你从别人那得到的只能是建议,但做决定的,权衡利弊的,只能是你自己。

    当然《围城》这本书告诉我们的不止是这些,除了揭示这个经典的人生主题外,它还成功地塑造了很多鲜明深刻的人物形象。软弱无主见的方鸿渐,外表柔弱实则心机深沉的孙柔嘉,虚荣刻薄的苏文纨,活泼善良的唐晓芙……《围城》为我们塑造了一群生动的知识分子群像,而越是涉世深,越会在读到描写这些人物时所运用的精妙比喻面前会心一笑。

    读《围城》,如果你是抱着收货婚姻相处之道的目的去读,也许你会失望。但它的确包含了人生。愿你在读过它后能拍案叫绝,因为这代表你也许已是这社会上成熟成功的精英人士;愿你在读过它后依旧茫然,因为这代表你也许还是当初那个涉世未深的纯真少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它多用来形容婚姻,但更适合形容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ds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