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跟着一些长辈学习,看到了五到十年后的自己,一些事业,生活,积累等都有个大概的感知
[这十年来做过的事能令你无悔骄傲吗那时候你所相信的事没有被动摇吧]
我是非常规矩的人,在别人的场里面,也就是对外,而我又是一个野蛮而不专业的人,所以脑海中全是碎片化的知识信息,极少各种专业的方法技巧,写东西老学不会金字塔原理,也没学会夸张,欲扬先抑等很多刺激人感受的技法
所以关于我的事儿,几乎都不是计划好的,也几乎不是目标导向的,这在今天,也大概算非主流了吧
我从没放弃过去学习现代社会需要的一切,但总有一种东施效颦的效果
我继续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如一前辈说的,不聪明的人很多时候只能跟着感觉走,因为理性的思考很多时候就属于狡辩和自我欺骗
之前我曾回顾过童年,试图探究自己人生的一部分路,没能找到想要的答案,不过呢,更了解自己了
看到有人晒十年前的朋友圈,我也翻了一下九年前的朋友圈,wechat 第一条是
一三年十二月份发的,红枫林,全是金黄,到今天合计也才一百多条,很多都是心情或者觉得不错的句子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QQ,发了几千条,19年后几乎就没发了,最早的一条是12年发的,内容有几个板块,鸡汤励志类的,网络公开课,商业评论和企业家,还有一些心情和不错的句子
这一段感觉消失在了记忆当中,我把它们串起来之后,感觉过去的拼图完整了一些
还记录了那时做的一些事儿,在大小梅沙游泳,在松山湖骑行,在情侣大道散步,去金台寺看碧蓝的水…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94397/57f907dbf5e43959.jpg)
其他的还有自己和同学做的一些项目,还有很多好玩的事儿
还有一件事,也就是长时间的“泡在”网络上,网课,某乎呀之类的
然后我的人际关系也非常棒,有不少朋友围绕身边
这次探究,让我发现过去的自己比现在还富有活力,还受欢迎一些,那时就对商业,媒体,教育兴趣浓烈了
非常意外的一点是:大概一三年,发了个关于北京房价的消息,初中同学的预测是还会继续猛涨!
后来他工作一年后,再次考研,去了北京人民大学的金融系,现在再次进入社会了
那时的我,比现在更喜欢记录和分享,也比现在更活跃和开放
今天,我更多的时候把自己关起来了,一个人健身,跑步,学习,写东西,连主动去交更多的朋友,都有一些难了
也许这是一种落后(倒退),这里我有点开始明白,为什么不少前辈都让我记录了,我们的大脑,出于生存的需求,非常“健忘”不看过去的这段记录,它很多时候,呈现的是一种“缺失”状态,人生的拼图就难以完整,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尽可能要求完整~
这次探究,还让我看到自己重复发了很多遍的句子:我可以被打败,不可以被打倒
我的记录里面有同学,有朋友,有家人,譬如:我要加倍努力了,因为我总赶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今天的我依然在写,会发说说,但和朋友,同事等相关的几乎没有,大概是我更自我了吧
最后发一段那时的说说: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波伏娃
]
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故踊跃从公者,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鄙人之办事,亦本此意。
——《张蹇传》
了解自己的路上,学习保持开放和培养自我进化的能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