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是今年春天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了。竟不知,这句话竟出自一个孩子之口。这个孩子,就是孔融九岁的儿子。
孔融,在历史上以“让”成名。
孔融四岁让梨的故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孔融“让命”的事迹却鲜有人知。
孔融十六岁那年,一天他收留了一位被宦官通缉追杀的学者张俭。那张俭本是去找孔融的哥哥孔褒,碰巧哥哥不在家。孔融一向仰慕张俭的学识和胆识,就毫不犹豫的收留了他。可是,很快就东窗事发,张俭被捕,孔融兄弟俩也因窝藏罪犯而双双入狱。在那个朝代,庇护罪犯,是死罪。孔融说,张俭是我收留的,祸是我闯的,跟哥哥没有一点关系。
在生死关头,孔融主动承担责任,“让命”给哥哥。
孔融这一让,让他让出了盛名。曹操惜才,慕名请孔融到他麾下任职。
孔融是笃行儒家精神的的儒者,他看不惯曹操的政治野心家的作为,他抱着理想原来的样子,公然与曹操作对。曹操的禁酒令他带头反对;曹操大败袁绍,收了甄氏,他引经据典骂曹操;曹操带兵征战,他竟公然讽刺战争;身为九卿之一,上朝竟不遵朝仪,不戴官带……诸如此类,孔融既不懂得柔顺,又不想闭嘴,让曹操对他忍无可忍,只能下令斩杀。
孔融,用自己的生命结束了儒家理想在那个时代实现的可能。
只是可怜了他的两个小儿子,和孔融年少时一样聪慧的孩子。当时,孔融的两个孩子正在院子里玩棋子,一个九岁一个七岁,他们听到父亲入狱的消息,脸上毫无惊慌之色。没有人知道这两个孩子的想法。知道的,只是这两个本可能和孔融一样在中国历史上再闪耀几许光芒的孩子,用超越年龄的镇定说下了千古名言: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