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到一个学生的投诉电话,说老师罚他们跑步。我还没问清楚怎么回事,他就骂骂咧咧的扣掉了电话。
不知道他反映的是不是事实,我只好把事情通报给校长,让学校及时了解情况,防止出现意外。
其实,如果这个事情是真实的,那么老师的做法是欠妥的,现在三令五申,要求不得体罚学生,但是始终有一部分老师依然我行我素。
究其原因,就是惩罚是最有效的,最直接的,不需要老师付出太多精力,却可以让老师最快在形式上得到满足,在心理上得到平衡。
但是,惩罚却是最不科学的,无法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它不仅对学生是一种伤害,这种伤害可能是一辈子的。对老师也是一种阻碍,会让老师形成惰性,阻碍了老师的发展,这种方法不需要思考,不需要用心用脑。
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上面同样存在相同的问题。家长想通过一些命令式、惩罚式的语言来管教孩子,并没有平等地对待孩子,没有思考用心去交流。
就像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老教师这样说,我已经教了一辈子学了,我上课什么不拿,都可以上好课,以前听到这样的话,会对这个老师由衷的佩服。
但是,现在想想,未必是这样。这样的老师只能说他对课本知识掌握的很好。而现在的考试更注重知识的运用,死学知识是不行的,不研究教材,不研究教法,只吃老本,交给学生的只是知识,不是能力,培养的只是做题机器。
前几天,一个校长跟我说,我们学校有一个老教师,课上的很好,成绩也不错,但是不会用班班通设备,上课的时候还需要一个年轻老师去给他播放课件。
我想,这位老教师应该就是吃老本的老师吧,他决不会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
首先,这些课件不是他自己的作品,那么这其中的精妙之处他不会了解,也就不可能发挥课件应有的作用。
其次,他不了解课件,如何很好的发挥课件的作用,现在的课堂要求是生成性的课堂,他如何来生成?是不是还是满堂灌?
最后,他绝不是一个善于研究的老师,信息化运用能力已经是一个老师必不可少的能力,作为老师,应该与时俱进才行。
教育很难,也很容易。因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再平凡的事,只要用心,也会做成不平凡。
再困难的事,只要用心,也会做成平常事。
凡事,须用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