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培养的目标应该,理应是工程师,工程师要拥有自己的一套学习体系,学习结构才能去进行设计,一台大砂轮机在你面前,你才能够明白它怎么设计的,哪里是最容易出故障的,哪里是用什么材料等等。工程师要有一整套学习体系。
我们学校大一上开设理论课程:72学时的“”机械制图“,和电学基础64学时。
时间到了大一下,学习了理论课程:机械原理 64学时和现代电子技术 48学时,实训:为焊工与钳工,延期到大二上48学时 缩减一半多为16学时(一天焊工,一天钳工)。
大二上,学习了理论课程:公差与极限配合48学时和PLC编程和 Arduino编程 辅助设计课程:Solidworks渲染与赏析36学时 实训:木鱼积木机械设计。
工程师的必修体系:
1,零件的认识与使用 2,机械制图 3,Solidworks与CAD辅助设计
4,机械设计原理 5,机械刚体力学 6液压气动原理
7,材料学 8,公差与极限配合(测量)
这些课程是相辅相成的,缺了很难完成一个完整的机械设计,就会有设计”短板“,需要自己花心思去补习。
学校没有修这些课程,可以大致猜测,不是想让你去设计,让你去做辅助的工作吧。(辅助工作没有不好,但是往往太限制你的想象力,创造力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