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作者: 默猷 | 来源:发表于2018-04-01 17:22 被阅读392次

          最近刚读完这本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共中央党校实录采访出版,简单记录一下,写点东西,供以后参考了解。(希望考研政治能给个面子得个高分,哈哈哈)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全书是以采访形式记录而编写,共三大部分,“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相比较于“各界说”前两部分更倾向于陈述习近平年轻时在陕北插队所做的大大小小的好事实事,更加细节化;最后一部分的“各界说”则更倾向于描述当时“上山下乡”的历史背景和各界人士对习近平在知青时期所做贡献的总结及对他本人从政的历史意义,更具宏观性质。

          习近平在这七年的知青岁月中,几个主要的时间点如下:1969年1月,(15岁)离开北京,下乡到文安驿公社下的梁家河村;1973年3月到11月,被抽调到赵家河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并于当年又回到梁家河;197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当选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1975年10月,前往清华大学学习,结束知青生活。

          七年的知青生活让习近平从一个十五岁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了有志有担当的才干青年,他身上的优秀品质是我们每代人应该努力追求和学习的:

          1、爱读书。本书采访的每个人几乎都提到了少年习近平的这个习惯,从北京去梁家河村的时候两个箱子里装的全是书籍,涉猎政治经济哲学文学等多个领域,多年后采访当时去迎接他们的老乡时还说“近平当时是个15岁的娃娃,虽然个子不高,但是挺瘦的,这两大箱子书,我们干惯了体力活的社员都觉得太沉了,他竟然从北京一路给搬到千里之外的山沟沟里来,真是太不容易了”;另一件对我印象比较深的事情,由于当时的农村晚上照明还是用的煤油灯,所以经常晚上看书的习近平第二天起来发现脸总是被熏的黑黑的,同窑洞的知青都熟睡了他在看书,白天在地里休憩时间他在看书,中午吃完饭趁午休时间他在看书,可以说读书已经渗透在了他知青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反观其下,如今的社会,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一方面确实带给我们获取信息的便利,另一方面也让很多人沦为手机的奴隶,尤其是如今00后一代的青少年,在某些软件的风靡下迷失自我,令人担忧。

          2、吃苦精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发生在“文化大革命”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场政治运动,当年每一个知青虽然个人具体情况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机遇,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未下乡之前,习近平属于干部子弟,和普通老百姓相比,生活的条件和环境是很不错的,起码每天能够吃饱饭,而那时候的陕北环境艰苦,老百姓一辈子的愿望就是能够吃饱饭,娶个媳妇,生个儿子,挣副棺材板,如此大的一个落差却并没有使习近平灰心丧气,反而更加激发他的斗志,与群众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吃苦耐劳,没有怨声怨气,几年内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带领村民们完成一项又一项的“惠民工程”,得到村民的信任和拥护,多年后的他这样说“陕北七年,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

          3、大格局,敢作敢当,怀感恩之心。在采访村民过程中,不少人都提到“近平这孩子稳重、知识也多,说话总能说到点上,是一个好后生”,能得到梁家河村民的如此评价除了平常读书的影响,应该与他的格局意识,敢作敢当的性格也有关,在梁家河插队期间,他带领全村百姓一起办沼气、打井、打坝地,开设代销店、铁业社、缝纫社、磨坊,在别人看来都不可能的事情,他做的风生水起,获表彰,入党,担任党支部书记,让整个梁家河的面貌焕然一新。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回梁家河看望乡亲们时说道“我走的时候,我的人走了,但是我把我的心留在了这里”,离开梁家河后习近平先后在北京、正定、福州、厦门、上海等多地从政工作,期间,内心依旧惦记着梁家河的村民,不忘当年知青时期村民们的照顾,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帮助梁家河村通电,救助和接待过当时的多位村民,采访时也都纷纷感叹到“近平最后能成为党和人民的总书记正是人心所向”。  

          当然,习总书记的故事还在延续,奋斗的精神更在继续。如书中所提,陕北七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人生第一站,是他读懂人生、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起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lacftx.html